實際上,本輪下跌,是從3月中旬就開始的。
更嚴格說,是3月17日。
滬指在3月17日出現一根斷頭斬,基本決定了后市的衰變,雖然國家隊強抬大盤股,使指數在3月24日再度走高,但3月27日滬指出現高位十字星隨后連跌4天,頂部形態非常明顯。
只不過,由于清明節期間突發性暴出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群情亢奮,連休息已久的游資都挽起袖子入市,對市場的走勢出現了短暫的干擾。
由于雄安股有多只是滬指的大盤指標股,在雄安連續一字板的帶動下,因此滬指在4月7日一度突破前高,表面上看似乎打破了3月27日的階段性頂部,因此非常有迷惑性。但僅僅維持了幾天,4月14日之后依然向下墜落了。
如果說,滬指還因為大盤股及雄安因素對指數的干擾,導致了指數失真,那么,創業板指就更明顯了,3月17日創指假突破創出1981.69點之后掉頭急剎,之后逐波降低,即便在4月初雄安雞血的催化反彈中,也再無力突破前高,創業板指數從3月17日起見頂下跌的趨勢,尤為明顯。
而昨天(即5月5日),創業板指數經過幾天的反彈后,明顯再度破位,下周的創業板指數大概率是水銀泄地一般創出新低。這也是我之所以在周五嚴格將自己賬戶的總倉位控制在5%之內的原因。
目前看,有些后悔,其實連5%的倉位都不該進的,應該徹底地空倉才對。
在這里,我想真誠地對朋友們說:不是每個階段的股市,都可以做的。該休息時就休息,該放手時就放手。
這個周末,我沉浸于寧靜之中,一種客觀的感覺,逐漸彌漫于我心胸。我打開電腦,重新復盤,我在想,我該不會是因為接近空倉,于是看空吧?我問自己,是否真的足夠客觀。
花了兩小時復盤后,我的結論是:更加堅定地打算刀槍入庫,放馬南山。
回看過去幾天,無論是4月20日、21日那兩天貌似觸底反彈,還是4月25日至5月4日貌似筑底成功的階段,我都一直在公眾股號里反復發表過我的觀點:底部絕對不可能就此出現,每個反彈都只是下跌中暫時的緩沖。因此,我一直在建議大家輕倉,切勿盲目樂觀。
而昨天5月5日的走勢,使我之前的看空有了技術圖形上的更多依據,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上證指數自2016年1月27日創出2638.30這個一年多來的最低點位后,靠著國家隊資金的勉力托市,走了一個相當緩慢的上升通道。
這個上升通道非常扎實,因為漲幅很慢,所以扎實。維系的時間確實也很長,從16年1月27日一直維持到了2017年4月21日,但是,4月24日的陰線,實際上把這個漫長而堅實的上升通道給打破了。之后反彈了幾天,但終究覆水難收,昨天5月5日的下跌,使得收復上升通道變得不可能了。
因此,后市滬指靠著強托指標股企圖制造的“慢牛行情”假象,是無法維系了。而這個上升通道一旦打破,之前的支撐就不再有效,滬指演化成了新的一輪下降通道,這個下降通道最終在什么點位才能止跌?有沒有可能低于2638.30點?
我認為,有可能。
而如果真的跌破2638.30,表面上看著也僅僅再跌473點,但是,指數里銀行、石油等巨盤指標股跌不聊多少,而它們對指數的權重占據比例過大,這就導致一旦指數跌473點,一般的普通中小盤個股起碼跌40%。更會出現大量腰斬的股票。
在經過三輪股災之后,如果許多股票再度腰斬,可想而知,對于二級市場的每一個股民,是多么殘酷的事情。
這將是一輪陰跌的擠泡沫過程,殘酷程度超過急跌。因為急跌里,你往往會下決心止損出來,而在陰跌里,往往如溫水煮青蛙,等真打算跳出來時,卻可能已經跳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