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被人詬病的原因,除了攤子太大太浮,另外還是圈錢太猛。早前,易到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周航直指樂視挪用13億資金用于樂視汽車。雖然樂視汽車一直是賈躍亭的“初心”,但被綠城坑過的孫宏斌,投資絕對會非常謹慎。孫宏斌說,賈躍亭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汽車項目,而上市公司這塊還有自己,相信未來樂視會越來越好。在很多媒體看來,梁軍的任職有架空賈躍亭的嫌疑,樂視汽車絕對是一個燒錢的項目,但若與上市公司發聲割裂,是否會再度造成資金鏈斷裂?
這還是要看樂視的資源是否可以打通。
樂視網作為上市板塊業務,重點通過自制內容實現對PC屏、手機屏、電視屏的掌控,而樂視汽車是對于車載交互屏資源的搶占,這些要素都是可以打通的,從這個角度看,樂視汽車與樂視電視具有同樣的終端意義。但是樂視汽車同特斯拉汽車的訴求一樣,要作為“車身材料超輕量化、內飾材料強環保性、車載裝備高智能化“的集大成者,是要帶動一批新材料、新電子、云數據企業快速成長并融會貫通。所以,樂視的未來在于產業的鏈整合,但運營管理和團隊結構更重要。
賈躍亭執著于汽車,他堅信汽車與互聯網的結合一定可以誕生與蘋果一樣偉大的公司,但疏忽了對于傳統制造業的敬畏。互聯網和汽車行業都在高速發展,在這個階段進入賽道絕對是明智的。但樂視的量產車遲遲沒有推出,核心人員一直不穩定,與供應商上、下游的關系也處理的并不好。而與樂視汽車幾乎同時發展的蔚來、奇點、小鵬,發展的都很穩健。
樂視本身肯定是希望繼續進軍汽車領域的,但是新的投資從哪來?已經斷裂的資金鏈如何補?這都是樂視必須直面的嚴峻現實。資本市場不總被概念牽著鼻子走。更何況,樂視汽車到底能做成什么樣,至今還是未知數。樂視如果賣掉非上市公司,也僅僅是一個止損的過程,對于樂視汽車的發展是否有幫助,還是要打問號的。
賈躍亭雖然一直相信:世界會為所有All in的創業者讓路,但他真正All in了嗎?賈躍亭做樂視汽車到底有沒有實力?想要進入造車市場,資金、團隊、技術、上下游的供應合作必須四方均衡,樂視本身資金是很充足的,但是步子邁的太大了,資金鏈斷裂絕對是最大的問題,技術研發方面問題并不大。
如果賈躍亭能夠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汽車智造,或許會是新的征程。樂視電視是全國最大的硬件渠道,樂視網是全國最大的軟件渠道,融創的入住,盯的也是以樂視電視和樂視網為中心的分發渠道。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最大的能力不在于某個業務或者某個戰略性的投入,而在于他能夠實時地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組織的調整,不斷地轉型。比如萬達、萬科等都有過轉型。每一次轉型都是對企業生存能力和生存意志的一個考驗。轉型成功,這個企業的生存能力就更加強。
在周文藝看來,孫宏斌絕對是成熟的投資者。
孫宏斌的建議非常成熟。一方面,賈躍亭可以繼續做他的汽車夢,因為他有他的夢想、野心、改變世界的格局和眼光。另一方面,他把樂視不健康的業務隔離掉,聚焦到能夠實現正向現金流的業務上。
我相信,在他們之間的磨合過程中,公司的治理能力、決策能力、公司資金的使用安全會得到優化,進而樂視生態會得到進化。
即便樂視只保留上市公司和汽車,樂視整個生態概念還是沒有被拋棄。樂視手機、樂視電視、樂視視頻,他們之間的生態系統是非常緊密的,也是非常健康的,具備很強的造血能力?!?/span>
今后的樂視,會告別那個蒙眼狂奔的“孤膽英雄”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