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此前權重股一枝獨秀的“一九行情”發生變化,“中小創”榮升漲幅榜前列,金融股則紛紛回調。同時,熱點題材大面積復活,個股漲跌比明顯提升,兩融市場也止跌回暖。
6月5日收盤,滬深兩融余額達8636.5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回升11.24億元。
從融資客的布局來看,并非“追漲殺跌”,而是“低吸高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6月5日風格轉換的持續性可能不足。當天在29個中信一級行業中,共有14個行業獲得融資凈買入。位于跌幅榜前列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股成為融資客“低吸”的主要目標,當日分別獲得7.17億元和4.45億元的融資凈買入;其次是食品飲料、醫藥行業,均獲得上億元的融資凈買入額,反映了資金對白馬股、部分防御性品種的青睞。電力及公用事業、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行業成為融資客“高拋”的主要對象,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1.62億元、-1.48億元和-1.44億元。
融資客的操作顯示“中小創”可能還沒有做好持續上攻的準備,資金抱團績優藍籌的情形短期內恐難徹底改變。這在6月6日的行情中有所體現,午后權重股群起護盤,上證50指數快速翻紅并拉動大盤尾市翻紅,重返3100點之上。資金流向方面,家用電器、食品飲料是當天資金凈流入金額最大的兩個行業。就尾盤資金流向而言,家用電器、汽車、食品飲料、有色金屬等是資金加倉的重點。
從5月6日至6月6日的滬港通、深港通北向資金布局來看,深港通的資金布局熱情較高,凈買入規模最大的包括美的集團、貴州茅臺、海康威視、伊利股份和中國平安等質優白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