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據統計,2016年我國全年發射次數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近五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86次發射任務,將100多個航天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達97.67%,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發射能力持續增強。
這五年來,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顯示,2011年至今,中國航天事業持續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進入空間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長征七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相繼首飛成功,使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國航天創建60余年來,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一系列輝煌成就。隨著未來中國對重型火箭、無毒無污染中型火箭、低成本運輸火箭等關鍵技術的不斷攻關,中國進入空間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探索浩瀚宇宙的腳步將越發輕快。
此外,我國通過實施航天重大工程,帶動了科學技術前沿領域的創新發展,促進了國家科技整體進步。據統計,近年來中國開發使用的11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術的牽引下研制完成的,北京奧運會火炬點火技術、煤化工核心裝備氣化爐技術等都源于航天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