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但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似乎并不擔心。6月6日,在比亞迪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王傳福告訴現場參會股東,“補貼退坡是壞事也是好事,可以降低補貼依賴。目前銷量已在快速恢復,預計下半年會有很大的銷量”。他還表示,去年發布的“云軌”市場反響很好,預計今年底將有5至6條線通車,明年或有15至20個城市投建。
補貼退坡“是壞事也是好事”
王傳福表示,補貼退坡對比亞迪而言,是壞事也是好事,雖然給成本造成壓力,但可以讓比亞迪減少對政府補貼的依賴。
“以前主要銷售給幾個補貼政策力度較大的城市,但現在降低依賴后,我們可以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銷售,反而會促進銷量的提升。”王傳福說,從近幾個月的銷售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恢復很快,預計下半年會有很大的銷量。
去年年底,四部委聯合發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自今年1月1日起,中央補貼在2016年標準的基礎上退坡20%。同時,地方財政單車補貼額更不得超過中央財政的50%。這意味著今年補貼總額上限將比2016年下降40%。
2017年新能源汽車執行新的目錄管理,首批目錄直至1月23號才發布,部分車型甚至到3、4月才上目錄。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尤其是1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僅為5423輛,同比下滑61%。
此外,新的補貼政策直到去年年底才出臺,各城市地方補貼政策未能及時跟進,導致很多城市在一季度出現政策空窗期,對新能源汽車的定價、銷售均有影響。
一系列政策較大程度影響了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盈利能力,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實現凈利潤6.06億元,同比下滑28.79%。
年底或有五六條“云軌”通車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逐步推進,汽車開始全面普及,在改善市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空氣質量下降和城市擁堵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城市建設必須大力發展立體化軌道交通,從‘車輪上的城市’轉變為‘軌道上的城市’。”王傳福表示,軌道交通的市場需求巨大,將在未來數年內爆發。
王傳福指出,“云軌”的造價僅地鐵的1/5,建設周期僅為地鐵的1/3,可以現場安裝,而且幾乎無噪音,同時還不需要占用過多的道路,非常適合一些目前修不起地鐵的中小城市。
自推出“云軌”業務以來,去年底比亞迪已獲得汕頭訂單,投建20公里,投資總額達到40億元。“今年在深圳坪山、汕頭、廣安、安陽、蚌埠、濟寧相繼簽約開工,年底將有五六條線通車,預計明年有15到20個城市投建云軌。”王傳福說。
去年10月13日,比亞迪發布“云軌”單軌列車,正式邁入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領域。“云軌”也成為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后的第四個產業。
據王傳福介紹,“云軌”是比亞迪歷時5年技術研發,前后投入資金超過50億元,對于城市打造立體化交通、補充現有交通體系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