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傳統”賦予了這三大商幫力量和方向,有的在不斷開放創新,有的卻陷入其中。
潮商、浙商大都是從小生意起步,在行業中慢慢做大做強,經商模式也有相似之處:小貿易—工廠—房地產—高科技—大企業。
潮商多以代工行業起家,逐漸掌握供應鏈,一代代積累起強大的商業網絡。信奉著“商者無域”理念,多線條發展產業,不管是地產發展、碼頭經營、家電零售、服裝零售,還是流動通信服務,都有潮商的影子,潮商的領頭人李嘉誠、馬化騰,也都秉持著“開放”、“多元化”的投資理念。
另外,潮商的嗅覺敏銳力也非同一般。香港出現了“超人”李嘉誠、李澤楷父子,“股市狙擊圣手”“劉氏雙雄”劉鑾雄、劉鑾鴻兄弟,“金牌殼兒”詹培忠這些矚目的潮商弄劵兒,馬化騰的騰訊戰略投資對中國投資圈的貢獻程度遠勝于其他戰投。
與這種開放態度呈現鮮明對比的是潮商身上的“低調”氣質。“這個標簽貼在了“悶聲發大財”的潮商身上,不管是財富還是權力,都不為過。在早些年,媒體要找一張黃光裕、馬化騰的新照,都要費好大的勁。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僅僅在媒體報刊能找到的捐款超過100萬人民幣的潮商與企業就有一長串,但屢見報端的只有少數幾個。
浙商多從小制造業起步,在房地產、互聯網行業獲得突破發展,名頭響當當。他們是最早參與上海的開發,一度壟斷上海大半產業的傳奇群體,也或許是多少受這股曾經叱咤十里洋場的氣質影響,他們是中國商幫中最高調的群體。相對潮商,他們在商場上更敢于冒險。馬云曾經說,浙商自帶網紅色彩。在騰訊,馬化騰讓大家喊他英文名Pony,在阿里巴巴,馬云住在“桃花島”(辦公室名字),名為“風清揚”。
這種高調或許也可以在浙江的街頭品味出幾分。《2016互聯網汽車金融白皮書》透露浙江人最愛開豪車,目前開ABB(奧迪、奔馳、寶馬)份額占比最高的地區是浙江,占比達33%。
中國豪車最多的城市,浙江有三個城市上榜。杭州是一個超跑密度很大的城市,2014年杭州的法拉利已經近200臺,蘭博基尼更是近90臺,被稱為超跑之都。
另一邊的新晉商則留著祖師爺創票號這種強大的資本玩轉能力,賈躍亭獲得“賈會計”的稱號,與他這種能力不無關系。遺憾的是,新晉商同樣深陷在如何將金融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的困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