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在報告中說:從2000-2016年,澳洲的GDP年增長率平均為2.7%,超過了所有AAA主權評級的國家(除較小的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和盧森堡等)。澳大利亞還是唯一一個在2009年保持了GDP正增長的AAA主權評級國家。加拿大的經濟較為依賴對美國的出口,而澳大利亞則受益于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的貿易關系。在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強勁需求推高了商品價格,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大量的礦業投資支撐。
標普認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同屬于開放的小型經濟體,目前都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但相比之下澳經濟對中國經濟關聯依存度更強,未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高出口能否持續以及中國中期經濟增長前景將對澳經濟影響巨大,澳洲很可能會比加拿大等經濟體更多地受到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及由此產生的波動的影響。
對于澳加兩國的金融體統,標普認為雖然總體來說都比較安全,但相比于加拿大,澳洲的金融系統風險更高。原因有兩個,一是澳洲的銀行對外部因素的變動更為敏感,因為其經常賬戶持續出現赤字,外債水平較高,而加拿大的經常賬戶赤字可由外部資產平衡。二是澳洲的銀行非常依賴離岸融資,而加拿大的銀行雖然也有離岸融資,但總體上借出大于貸入。


圖表來源:標普圖表來源:標普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標普在報告中說:澳大利亞的外部狀況要比加拿大弱得多,已經不能達到AAA級的最低標準。這兩個國家經常賬戶赤字都較大,但澳大利亞比加拿大有著更長的經常賬戶赤字歷史,并且加拿大的外部資產和債務(如直接投資和股權投資)相抵之后是凈資產。
標普還認為,澳洲的政府債務狀況要強于加拿大,但是澳洲的財政狀況卻在下滑,要遜于加拿大。從2013年起,澳洲政府就想要扭轉財政赤字,但至今財政狀況遲遲未能改善。標普還在報告中說明了澳加兩國的評級歷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是在21世紀初獲得AAA評級的。在此之前,澳大利亞于1975年獲得AAA評級。1986年降至AA+評級。1989年降至AA評級,1999年升至AA+評級,2003年2月升至AAA評級。2016年7月,標普對澳大利亞的AAA評級下調做了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