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主辦方之一的振威充電設備展內部人士介紹,相較于前幾屆展會上,都是展示充電設備,到現在展示各類智能充電解決方案,可以明顯看到,這個市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賣充電樁的競爭了。
的確,參展的許多充電樁企業的展臺展板都提到了各式解決方案,其中,智能充電、智能電網以及云平臺已經取代之前的“管理平臺+APP”成為標配。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共享自己的平臺,記者發現此次參展的特來電、科陸聚電等企業都對共享平臺持積極態度。
充電樁的互聯互通已經得到許多企業的自發主動參與。國內許多大型充電樁運營商和制造商都開始開放平臺,接入其他的友商的充電樁,提供運營服務。例如,國家電網與普天、特來電、萬幫等17家企業完成互聯互通測試,積極探索建立互聯互通商業運營模式。
特來電云平臺中心副總經理張錕告訴記者,特來電目前已經與車輛運營類、平臺互聯網類、主機廠類、政府監管平臺甚至同行等都有成功對接案例。
在與記者交流中,張錕多次強調“開放共享”,特來電在開放運營平臺的同時還能保證數據保密和所有權,做到隨時遷移,甚至特來電的用戶都可以與友商共享。
當被問及開放對于企業自身的利益時,張錕表示,一方面,特來電開放的是線上+線下兩個網絡,我們將平臺開放出去之后,更多充電樁加入,相當于線下服務能力增加,同時帶動線上用戶增加,“點越多、量越多價值就越大”。另外,針對基礎的運營服務之外的更高層次的服務,可以向客戶收取平臺服務費。
但榮春歌表示,目前互聯互通還沒有完全拉通,除政策外,還需要行業公約。例如,在充電場站的使用上,如果大家都在一個充電場站布局,就會有競爭。而且,與行業有關,公交車和出租車相對封閉。
同時,APP也迎來變革。在此次展會上,聚能新能源首次推出“去APP”化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聯云閃付相關已有的安裝率高、在線率高的手機軟件進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