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7年度“城市標簽”出爐:西安尾號限行效果最好 香港擁堵成本最高
報告顯示,2017年度各城市擁堵特征均有一樣,高德地圖數據分析師根據各城市的擁堵特征,分別給這些“堵城”貼了如下標簽:
西安——尾號限行效果最好的城市
從各城市尾號限行前后的擁堵下降情況來看,
西安限行后擁堵下降13.1%,是尾號限行后擁堵降幅最大的一個城市,
而成都限行后擁堵僅下降0.9%。
此外,石家莊、唐山、洛陽尾號限行后擁堵降幅分別達到6.3%、6.7%和4.2%。
從單雙號限行城市限行前后擁堵情況來看,
大連6月達沃斯的單雙號限行效果最為明顯,擁堵下降23.7%,
銀川12月9-31號的大氣污染防治尾號限行擁堵降幅較少為10.2%,
此外,廈門和太原高峰擁堵降幅均達到20%以上,分別為20.4%和22.3%。
哈爾濱——早高峰最堵的城市
哈爾濱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年度早高峰最堵的城市,是唯一一個早高峰擁堵2個小時擁堵延時指數都越過2.0的城市,從三年的擁堵趨勢來看,哈爾濱早高峰擁堵較2016年有所改善。
從最擁堵的早高峰TOP10城市分布來看,多數位于北方,如濟南擁堵延時指數達2.01,北京擁堵延時指數達1.954,分列榜單二三名。
廣州——晚高峰最堵的城市
廣州晚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158,高出濟南1.6%,其中峰值達到了2.349,與2015年和2016年基本持平。
在晚高峰擁堵TOP10中所有城市晚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都越過2.0,除去北京之外,其他7個城市均為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平峰最堵的城市
盡管西北地區總是給大家地廣人稀的印象,但烏魯木齊卻是一個隱形擁堵TOP10城市,本年度以1.653的平峰擁堵延時指數力壓2015年的杭州和2016年的蘭州成最堵平峰城市,廣州、哈爾濱、濟南、茂名均躋身前五。
清遠——節假日最堵城市
隸屬于廣東省的清遠市并非大城市,但據報告分析,清遠居然以高達1.682的節假日全天擁堵延時指數成為節假日最堵城市。
主要原因即清遠地處許廣高速和清連高速的連接區域,每逢節假日大量車流途經清遠城區,讓本身擁堵并不嚴重的城市變堵。
以清遠大橋南向北方向為例,節假日時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28,比工作日高出19%。
濟南——堵車時間最長的城市
濟南2017年有2078個小時處于擁堵,是唯一一個全年擁堵時間超過2000小時的城市,平均每天擁堵5.7個小時。
北京、哈爾濱、廣州、清遠分別以1549、1460、1330、1169小時躋身全年擁堵時長榜單TOP5。欣慰的是,盡管與其它城市相比濟南的擁堵狀況依然比較嚴峻,但比2016年的日均6.6個小時有著明顯的改善。
香港——擁堵成本最高的城市
根據報告分析,擁堵成本是根據通勤時間和工資折合計算的,以北京為例,高峰每出行1個小時,就有30分鐘耗費在堵車上,北京月平均工資7706(根據各地社保部門最近公布的上年度平均工資),折合到每小時,就是7706/22/8=43.78元(按每月22個工作日,每日8小時計算), 那么因擁堵造成的時間成本就是21.89元。
在2017年擁堵成本榜單中,香港成中國主要城市擁堵成本最高的城市,在這一年中9月是成本最高的一個月,月擁堵成本為1411元;北京、廣州分別位于年擁堵榜的第2位和第3位。
6.2018擁堵趨勢預測:58%的城市擁堵呈現下降或持平
在對2017年城市擁堵情況分類盤點之余,報告也在此基礎上對2018年擁堵趨勢做出預警。
報告顯示,
2018年42%的城市擁堵將呈現上升趨勢,
58%的城市擁堵呈現下降或持平,
其中惠州、長春兩城市擁堵預警排名較高,無外因條件下城市擁堵加劇的可能性較大。
7.城市擁堵體檢報告系統上線 可查詢城市年度擁堵賬單
自2014年第一季度發布《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開始,截止目前,高德地圖已連續四年發布了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不僅有年度、季度分析報告,還有各城市的月報、周報、日報和節假日出行預測報告,涵蓋全國100個城市。
此外,目前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分析平臺也已支持覆蓋全國所有城市(360+)指數的實時計算服務和分析研究,以期助力政府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交通研判服務。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