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 多方政策利好未來市場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推動,近來國際國內的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遇。
德國、法國、英國、挪威、荷蘭等國紛紛發布了禁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根據他們的計劃,基本將在2025年至2040年前后實現禁售燃油汽車。中國也表示正在考慮這個時間表的制定。不論是否可以真正實現,這都說明了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拓展都高度重視。
對此,各大跨國汽車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熱情更加高漲。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表示,未來將逐步實現整體產品的電氣化,在每個車系中都將至少提供一款電動車型,未來將有50多款電動車產品。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介紹,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未來發展重心。寶馬集團也表示將向電動車發起總攻。
與此同時,9月28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聯合公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并將于2018年4月1日起施行。這就是業內所稱的“雙積分”政策,明確了積分核算方法,并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的門檻。
分析機構表示,在“雙積分”制度下,汽車生產商將承擔更多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責任。因此,具有先發優勢的領先企業將成為主要受益者,將利好新能源車產業的長期發展,并將推動新能源車消費升級。新能源積分和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的實施,將加速我國新能源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
除了中央層面,各地方政府也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植力度。福建日前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發展規劃,計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30萬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800億元。重慶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免繳路橋年費優惠政策。南京計劃2017推廣新能源汽車2500輛,并在“十三五”末實現公交車輛全部新能源化。
在政策、市場的利好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北汽新能源公司完成了B輪100多億元的融資,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單筆最大融資,并且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彼此在汽車、ICT領域的既有優勢,充分利用各自現有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平臺和數據分析優勢、展開積極的合作,合作范圍包括云計算、車聯網、能源互聯網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