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90后女生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猶如一部現世荒誕劇,它映照的,是“投機”驅動下的財富快速升值加劇的人心失衡。
有句廣告詞說: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但超乎我們想象的,不只是我們的能量,還有有些人的心機。
日前一則題為《90后女生杠桿買房“套路”?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的新聞,就直接刷新了很多人的腦洞:2016年期間,90后上海女孩黃瀟瀟(化名)在上海到處買房,從當年的3月到年底,總共簽下了至少4份的房地產定金合同。
你以為她是要低位買進,做“房蟲”、玩炒房?還真不是。
她玩的是更“魔幻”的路數:她所買的房子,每套價格都是幾百萬元,她為此支付了5萬到10萬元不等的定金。但在付了定金后,她就開始玩“消失”,拒不付首付款。等到房主想要解除買賣合同時,黃瀟瀟就翻出了合同當中的違約條款來索賠。因為合同中的“不平等條約”——包括600天后未付首付才算逾期,她相當于用5萬到10萬的定金,鎖定了賣家數百萬的房產未來600日內的升值收益。
她差點就“成功”了:都知道,從2016年到2017年,上海房價上漲幅度不小。當初黃瀟瀟簽訂合同的房產價值超過2000萬,現在已暴漲了1000多萬。這些暴漲部分,名義上就歸她所有。就算賣家們都“違約”,她依合同也能坐收“房價20%的違約金”,合計好幾百萬元。
說她“差點”就得逞了,是因為她離得手近乎一步之遙。差著的這一步,是賣家的依法維權:據報道,類似案例多了后,受害者抱團集體去法院作證,法院審理認為,合同中約定付款期限為600天,顯然與購房政策不符;購房不是黃瀟瀟的真正目的,她是通過支付小額錢款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該案中的離奇操作,讓很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交定金后600天內付首付就行,這么大的“天坑”,中介和賣家會看不見?那些逾期期限和違約金金額上埋的雷,中介和賣家會說踩就踩?
這番懷疑起于經驗判斷:如今二手房交易一般都會通過房產中介交易,中介方面會拿出格式合同,他們也想盡早促成交易、拿到報酬,所以約定的首付款交款時間也越短越好。
問題是,黃瀟瀟沒走尋常路。據此前媒體報道,她“買房”時格外貼心,表現得很有誠意,以省去中介費的名義特地到賣家家中簽提前擬好的合同。而賣家有的是老人,或是著急用錢者。
提前設局,精準下套,人家常說四兩撥千斤,她玩的是30萬套牢數千萬。把定金變為房屋“看漲期權”,這套路何止玩得深,簡直要成精。
套路玩到這程度,投機投到這地步,非常人可及。黃瀟瀟玩出了堪比股市超高杠桿“空手套白狼”之類的手段,足見“智力”過人。若不是她憑著蛇吞象式貪心連坑多家,導致其目的被識破、賣家們抱團指證,沒準她真就創造出“樓市高級碰瓷寶典&創富經”了。
但把心機用在坑人套利而非走正道上,也挺讓人失望。有時候,很多信任與善良就是被這樣的“精致的害人主義者”給禍害沒的。
任何時候,對知識的合理利用,都應該有著底線式前提:不作惡。從輿情維度看,黃瀟瀟機關算盡卻也聲譽毀盡,她挖的坑最終也埋了她自己。
90后女生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猶如一部現世荒誕劇。現實顯然不應以荒唐呼應荒唐,而應該用防止“卑鄙成卑鄙者的通行證”的舉措,去了結這份荒唐。
但更重要的,還是去審思這種荒唐寄附的“現實地貌”:無論是此前屢被曝光的假離婚,或是中介小哥和含70歲老太在內的客戶4次結婚奇聞,還是黃瀟瀟用定金撬房產,本質上都是高房價帶來的財富快速升值加劇的人心失衡。
如何避免社會財富配置結構被房價“帶歪”、又反過來“帶歪”人心?這,或許才是最該反思的問題。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