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由丁祖昱的判斷標準可知,預測樓市高風險城市,并不是客戶的購房需要究竟是自住,還是投資。而是這個城市的生活配套,是否能夠為購房者提供達到一定標準的中高質量生活。如果做不到,那么對不起,你購買的三四線城市就是高風險城市。
在某種程度上,丁祖昱的提醒可以算得上非常及時。
雖然環滬、環京、環深以及都市圈的概念,過去幾年很活躍。以上海為例,有些中介,甚至把揚州、鎮江的樓盤,也作為環滬項目銷售。但按照最新發布的《上海城市規劃(2017-2035)》,真正意義上的同城化都市圈,僅僅覆蓋90分鐘通勤時間范圍內。
上海和都市圈城市的環境、交通、公共服務、資源共享,更多是這90分鐘通勤范圍內。超過這個覆蓋半徑,能分享到上海的資源將極為有限。
這就為我們訂立了一個標準,90分鐘通勤時間外的“環滬”、“環深”、“環京”三四線城市,其實并不能因為臨近這些一線城市而得到很多實質的好處。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當地的房價都要依賴于現有的生活機能而成立。否則,就有下跌風險。
實際上,之前就有觀點,以環京、環滬、環深三個地區的房價、人均GDP 、產業結構等進行過比較,發現環京地區的部分城市,經濟質量相比另外兩個城市群要遜色,但房價卻顯著高于后兩個城市群,由此判斷,環京的房價實際上存在被高估的風險。
如果以生活機能和經濟發展、人口導入、交通等要素,再次衡量三大城市群中的城市,也可能會發現某些城市有價格高估嫌疑。
比如,前年和去年成交不斷攀新高的環滬城市群的嘉興,目前房價比紹興、南通要高,但GDP卻不如后兩個城市。
這說明,熱衷前往三四線城市買房的人們,也許到了真要較真比較不同城市生活配套、人均收入、經濟環境的時候了。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