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億資金,涌向樓市
這位朋友的故事并非個案,他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有攢錢生活習慣的群體。他們大多是30~50歲的公司白領、企業中層、事業單位的部門領導,收入少的月入2萬~3萬,多的拿著30萬~50萬年薪,上有老下有小,雖然生活富裕,但也不能隨意揮霍。因為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都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因此,他們幾乎每家每戶手里都能攢下一筆錢,少則一百來萬,多則二三百萬,分散在股市、保險、理財等各類投資機構。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考慮著能把這些錢集中起來,變成磚頭、換成房子。
這部分資金加在一起,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1.6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48萬億元。而在2016年底,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人均存款數量就全部超過了10萬,其中北京以12.9萬居各城市之首。
這些大額資金會有多少等著流入房地產行業?業內有人估算,全社會的存貸款資金量有接近40%流入房地產市場。
換句話說,期待進入樓市的購房需求一直存在。
這樣的案例在今年8月份之后的市場上比比皆是。8、9月份部分拿到銷售許可證的高端項目,售樓處的預約信息都要排到2周以后。我查詢了一下北京住建委網站上的交易信息,9月底拿到銷售許可證的住宅項目都有不同數量的“預約”房源。
“所以,我還是應該看看北京的房,對吧?”這位朋友心有不甘,總想獲得一個肯定的答案。
| 一線核心資產,最后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