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租賃崛起了,并建立起“先租后買”的消費模式,很多人甚至長期租房,過去由旺盛需求推動的房價上漲、上漲預期拉動的投資投機就會慢慢退潮,“灰犀牛”風險漸進疏解。
另外,租賃能讓新市民、無房戶在城市“安頓”下來,但其解決的只是基本需求,想要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大的空間、更優質的服務,就得努力工作,以后在市場上或租或買。
我國素有安居樂業、結婚買房、為后代留家產的傳統。因此,租房3~5年后,很大一部分人要去買房,但也不是一窩蜂涌入市場。這種有效需求,不僅確保樓市不會因需求斷檔、調控打壓而大幅度下滑,還能確保以有效需求逐漸代替無效的投資投機需求,這是我國樓市“軟著陸”的優選。
因此,共有產權住房也是住房供應新體系的重要內容。近期,京滬大規模啟動的共有產權住房模式,目前已經擴展到深圳(樓盤)、廈門(樓盤)、福州(樓盤)、海南(樓盤)等地,未來也必將擴展到全國。
綜上,探索多年、因內涵和外延寬泛而一直模糊的房地產長效機制,近期逐漸清晰起來。當前,風險擔憂倒逼形成“天時”,地方政府漸進告別土地財政、土地供給端改革形成“地利”,政府銳意改革形成“人和”。利用持續調控形成的“窗口期”,以住房回歸居住屬性為導向,以土地和住房供給端改革為著力點,以擴大有效且低成本供給、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內容的長效機制,其效果開始顯現,全面推出的時機已經成熟。
以上就是關于房地產調控決心的相關資訊,了解更多房產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銀行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