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違規是監管重點
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2017年毫無疑問是強監管、強問責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監管機構對信貸資金參與房地產業務的態度一直非常謹慎,各監管機關聯合并各自下發了各類限制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文件。銀監會也多次要求各機構對信貸資金是否參與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進行自查,并曾通知對16個熱點城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專項檢查。
今年4月份,銀監會印發《中國銀監會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切實處置一批重點風險點,消除一批風險隱患,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指導意見》明確了銀行業風險防控的重點領域: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房地產領域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等等。
9月5日,為進一步規范北京地區房地產市場金融秩序,鞏固前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北京銀監局、人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印發《北京銀監局 人行營業管理部關于開展銀行個人貸款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情況檢查的通知》,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自查工作,重點檢查“房抵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9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于開展房地產經紀機構違規行為情況檢查的通知》,要求經紀機構及從業人員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自查。主要針對為購房人辦理“消費貸”、“經營貸”、“個人信用貸”、“房抵貸”作為購房首付款;違規發布、代理小產權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協助、教唆購房人提供虛假材料,騙取購房資格或購房貸款等違法違規操作行為。對自查發現的問題,經紀機構要及時進行整改。自查時間為期一個月,經紀機構需要在10月8日前向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提交自查整改報告。隨后主管部門還要進行抽查。
如今,自查時間已滿,相關工作或將過渡到監管抽查模式。(原標題:涉房貸款違規套路深:左手零首付 右手假按揭)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