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業銀行和房企可謂是財經圈最默契的“CP組合”:對于銀行來說,涉房貸款毫無疑問是信貸業務的重中之重,部分銀行的涉房貸款合計占比已經超過30%;對于房企業務拓展來說,開發貸、按揭貸更是“一個都不能少”。
然而,監管罰單顯示,這對“最佳CP”有時也可能聯手造假,手法更是套路滿滿。
消費貸、零首付 按揭貸套路滿滿
雖然監管重拳頻出,但是涉房貸款違規卻并未銷聲匿跡,今年已有多家銀行因此類行為收到監管罰單。其中,僅三季度,監管部門就已經開出了10余張罰單,與按揭貸款相關的違規手法也是花式百出,可謂“左右零首付、右手假按揭”。
銀監會江西監管局9月28日開具的罰單顯示,某股份制銀行存在發放虛假按揭貸款的違規行為。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假按揭的需求方很可能是開發商,“批量的假按揭可以幫助開發商套取銀行資金”。
更多的按揭貸違規與消費貸有關,且多家大型銀行卷入其中。深圳(樓盤)銀監局7月14日開具罰單顯示,某大型銀行發放個人綜合消費貸款被挪用做本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浙江銀監局8月30日開具的罰單顯示,某大型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資金被挪用于購房;重慶(樓盤)銀監局7月31日開具的罰單顯示,某大型銀行違規發放零首付貸款,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
此外,某城商行深圳分行和某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分行均被發現,存在個別房地產住房按揭貸款違反國家房地產信貸調控政策的違規行為,并因此收到罰單。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與按揭貸款有關的違規因由——轉嫁收費。監管罰單顯示,某農商行辦理按揭貸款和房屋抵押貸款存在有關費用轉嫁借款人承擔的問題,并因此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