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與首負相隔一線
對于他們手中的財富,在榜單中的排名,也許媒體和公眾比這些“首富”自己更關心。從前幾年開始,福布斯基于這些富豪手中所持有的股票市值漲跌,推出了實時富豪榜,為屏幕對面的吃瓜群眾和媒體同行們提供了一波波談資。
喧鬧的“首富”更迭背后,不過是紙上財富的瞬時變遷。
其實,賺得多,要還得也許同樣多。網上曾流傳一則笑話,地產富二代問父親:爸爸我們家究竟有多少錢?父親回答:夠你花三輩子了。接著富二代又問父親,那我們家欠了多少錢,父親回答:夠你還八輩子了……
對“首富”許家印而言,今年一大任務就是“還債”。中國恒大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恒大所償還的永續債高達1129億元。
除了許家印的還債外,“首富”王健林在今年也做出“去地產”的大動作。7月19日,萬達宣布以637.5億元的總價將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權以及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分別轉讓給富力和融創。
只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在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里,房地產商成為搭上財富飛速列車最多的群體,僅以2007年為例,中國內地前十大富豪中,地產商就占了一半。
2004年,王健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及什么時候才能上胡潤財富榜?當時他的回答很坦率:“富豪榜就是殺豬榜,我可不想上。”
其實,不管是富豪榜還是殺豬榜,榜單上數字的膨脹與縮水就在朝夕之間。從2017年中國內地首富的頻繁更迭中,還是能觀察到中國產業經濟發展更替的痕跡:以前是地產出首富,但在BAT為代表的互聯網時代,房地產首富們似乎開始顯得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