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三張牌:流量、交易工具、供應
鏈在9月初的一場地產圈交流活動中,曾伏虎闡述了京東布局房地產電商的“三張牌”——流量、交易工具與上下游供應鏈。
其中,流量是線上平臺碾壓傳統房產銷售模式的“王牌令箭”。據京東2017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583億,同比增長37%。目前,京東活躍用戶規模約為阿里的1/2,但后者增速只有5-10%左右。2015年以來,京東連續與騰訊、今日頭條、百度展開“京騰計劃”、“京條計劃”及日前的“京度計劃”,業內認為,京東未來的用戶流量還有增長空間。
此外,曾伏虎表示,京東有交易和支付的工具,還有京東白條,“基本上能想得到的金融工具都能拿出來”;在上、下游,京東有十幾萬供應商和100多萬客戶,涉及家電、裝修等與房產有關的消費,京東也因此有了一手的線上交易數據。
京東金融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促銷活動吸引投資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例如,京東金融日前發布的8月“中國線上消費指數”顯示,在地產相關的六大終端消費品中,硬裝(基礎建材、廚房衛浴、廚衛大電、燈具)增速明顯快于軟裝(家具、家紡),但增速差呈現逐步縮小的態勢,或預示網上消費者精裝修的比例相較于簡裝修而言正在逐漸增多。
今年6月,一則“朝陽法院將在京東網絡拍賣77套房產”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據悉,6月18日上午10點,朝陽法院受理的71件被執行財產在京東司法拍賣平臺開拍,71件拍品中,涉及房屋77套,評估價值超過6.6億元。
這不是京東第一次進行“房地產+互聯網”的嘗試。早在2014年“雙11”期間,京東金融就聯合遠洋集團開展互聯網營銷,試水房地產眾籌;2015年,京東在6.18店慶當天,推出千套特價房,其中涉及萬科、首開、中信等43家開發商的80個項目。
“京東一直在思考怎么做好房地產,這需要上下游,需要協作,現在這個協作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了。”曾伏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