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主辦《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報告指出,預測2017年房地產市場進入量價調整階段,房地產市場分化將進一步深化和強化,但部分城市仍存在市場機會。
報告指出,2016年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的背景下經歷了新一輪快速上漲。面對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過熱現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在國慶節前后,各地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以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市場發展看,目前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市場分化加深加強,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依然艱巨;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政府主體責任有待加強;租賃市場任重道遠,住房租賃制度亟須完善;棚改建設仍存不足,住房保障效率有待提升。
展望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全球貨幣寬松不斷蔓延,資產荒、資產泡沫與負利率在全球市場普遍存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輪動,也將進一步增加國內資本市場風險。控風險無疑是2017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主題。一線城市步入存量房時代,新房開發建設的市場空間不斷被壓縮,城市產業升級帶來的存量土地和存量物業盤活將是未來的主題,租賃市場有望成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機遇。二線過熱城市房價空間被透支,量價回調是大概率事件,但具備產業和人口支撐的城市,將成為下一個市場發展的新風口,如天津(樓盤)、鄭州(樓盤)、武漢(樓盤)等城市受益于城市群發展,城市潛力將逐漸顯現,量價將進入平穩增長周期;西部節點型城市,如重慶(樓盤)、成都、西安(樓盤)等城市房價相對較低,市場發展有望進入新階段。此外,位于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或自身產業優勢顯著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仍具備潛力。
報告認為,“十三五”期間,在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房地產市場仍維持分化態勢,并不斷深化和強化。2017年,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和因城施策仍是房地產調控主基調。進一步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迫在眉睫。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還需要加快推動房地產金融創新和房地產稅收立法改革。
專家指出,2017年房地產業的宏觀經濟地位繼續回升,但同比增速將明顯下降;2017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小幅回升,住宅投資將基本持平,在2017年大政策環境下,住宅投資受到抑制的程度可能更大些;2017年房地產業土地購置面積可能繼續下降,土地成交價款增速減緩;2017年商品房市場銷售量增速回落,價格走勢相對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