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系或成新三板下一個“抽水機”
過度融資遭監管在新三板是有先例的。
公開的資料顯示,2015年,新三板12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累計完成的融資額達299.55億元,而當年新三板全年的融資額為1216.17億元,占比達24.63%。需要補充的是,2015年新三板實施定增的企業有兩千多家,而這12家私募機構的融資額就超兩成。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九鼎集團,該公司當年直接拋出了100億巨額定增方案,并且還成功完成了募資。
當然了,監管層也不會坐視不理。2015年年末,證監會緊急叫停了PE機構掛牌新三板,還加大了對已掛牌PE的監管力度。不過,對于民營資本系融資未產生太大影響,或與其組合式融資方式有關。
就拿海航系來說,其在新三板融資的三大特點:
1、布局早
海航系從2014年就開始布局新三板,那個時候,新三板剛剛推出不久,制度等還不夠完善;
2、產業鏈完整
海航系目前為止一共在新三板布局了16家公司,所涉及行業從互聯網、金融、航空、物流、物業到旅游,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布局;
3、細水長流型
不同于九鼎、中科招商動輒一筆定增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海航系在新三板的融資采取的是細水長流的策略,其在新三板上的近150億融資,由9家公司分16次完成,其中單次定增金額最大為30億元。
實際上,盡管監管層沒有采取措施,但是這些民營資本系已經開始引起監管層的關注了。
上交所的文章指出,資本系族給國民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潛藏著諸多問題和風險。因此這篇文章也被視為是一個信號,資本系或將成為下一個監管重點。
而民營資本系一系列融資動作,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做產業鏈整合。海航系曾聲稱,要將整個集團整合為集“餐飲、住宿、旅行、物流、旅游、購物和娛樂”于一身的一條龍服務鏈。
而資本系產業整合的優勢在于其強大的資本實力以及深厚的資本運作能力。
而反觀新三板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服務初創公司以及中小微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融資便利,解決其融資難題。但是,如今由于資本系在新三板的惡意圈錢行為,使得這些原本需要錢的公司融資變得更加困難,這完全違背了新三板設立的初衷,也不利于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
如果資本系長期這樣操作,勢必會影響整個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可能也會引起監管層的重視,走上九鼎、中科招商的老路也說不定。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新三板抽水機!16家子公司掛牌新三板,平均每家圈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