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三板市場擴容中競爭激烈,各證券公司都在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其中東北證券異軍突起,在今年的做市商新增做市企業數量中晉級暫列第一,并且該公司新三板企業掛牌數連續幾年穩居行業前十。
這一數字的背后,透露了該公司的投行新戰略:以全產業鏈的服務模式為抓手,實現從管理項目到管理客戶的變化,從過去簡單的通道醒投行實踐為資本中介和交易型投行,為逐步轉型全能投行奠定基礎。
市場變局中突圍
2017年以來,從1月初到4月底,新三板新掛牌企業總數為950家,而去年同期的這個數字是1816,也就是說,今年新增掛牌企業只有2016年的一半。
其實在2016年新三板市場就融資遇冷,投資人對股轉市場企業熱情下降。不過在極其困難的市場條件下,還是有不少看好該市場,并且做出成績的券商。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2017年前4個月新增做市企業43家,在做市商新增做市企業數量中暫列第一;做市交易量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交易量排名進入行業前列。公司推薦掛牌企業已超300家,位居行業前十;提供做市服務企業150家;為掛牌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累計實現融資超過6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新三板掛牌數量自2015年起持續保持行業前十,并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在去年極其困難的市場條件下,其總部專門成立融資創新部,幫助企業做行業研究和產業鏈分析,協助企業梳理戰略、挖掘投資價值,通過對市場熱點的把握和過去兩年融資案例的分析來確定估值區間。融資業務目前已覆蓋投資機構1000余家,合格投資人2000余個。除了掛牌之外,在做市、并購重組、研究服務等多個細分領域都做出了領先的特色。
在并購重組業務方面,東北證券幫助近20家掛牌企業完成收購或重大重組工作,如兆信股份收購業務系新三板市場首單未摘牌收購業務,幫助歐美城、嘉行傳媒、微傳播等若干家優質企業完成掛牌公司收購或重大重組。
做市業務上采取“選精選優”和積極做市的策略,做市企業中的創新層企業占比近70%。2017年前4個月新增做市企業43家,在做市商新增做市企業數量中暫列第一;做市交易量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交易量排名進入行業前列。
此外,東北證券在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輔導及IPO保薦業務方面具有良好業績和品牌競爭力。公司推薦的第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雙杰電氣已經于2015年由東北證券保薦登陸創業板。目前保薦IPO在審的新三板企業4家,在IPO輔導過程中的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均屬行業前列。
以新三板業務為投行抓手
據東北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自2009年開展新三板業務,公司管理層堅定地看好新三板市場的未來潛力,始終將其視為公司戰略重點和重要抓手。
分析人士認為,東北證券的優勢或許與其在業內較早建立專業一級部門有關。據悉,該公司目前新三板專業人員超200人,實施前后臺分工運營管理模式;較早踐行全業務鏈服務模式。在推薦掛牌階段,打造專業團隊或行業團隊、注重質量控制和風控管理;在掛牌后階段,實施專職信披督導,積極為掛牌企業提供做市、融資、并購重組、直接投資、轉板(IPO)等全業務鏈服務,滿足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需求。
目前東北證券實現了全國業務布局,在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屬地化業務團隊,除了在吉林省的市場占比保持絕對領先外,在北京市的督導掛牌企業達到87家,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2名,在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占有率也較高。
多家中小券商表示:公司的投資銀行業務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聚焦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需求,為中小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價值鏈的綜合服務。目前這些公司開始實現從項目管理到客戶管理的轉變。
全業務鏈服務加速投行轉型
“當前的投行業務內涵已經擴展至股權融資、債券承銷、并購重組、新三板、直投、并購基金、另類投資等全方位金融服務,覆蓋企業初創、成長、成熟和轉型的全生命周期,投行業務正在從通道型業務向資本中介和交易型投行方向轉變。”東北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三板業務對券商前后臺統一管理運營要求較高。一般前臺部門發揮屬地化或者行業優勢,以“區域分工+行業分工”的模式,整合當地市場資源或行業資源,進行市場開發、項目承攬和承做,在過程中逐漸形成區域競爭力或行業特色;后臺部門進行質量控制、融資服務、客戶維護、信披督導、業務管理和綜合服務等。東北證券表示,公司還設有投資業績優良的私募股權投資和另類投資平臺,大力投向優質中小企業。
東北證券的新三板全業務鏈服務機制成功搭建并運轉良好,為眾多掛牌企業提供了全面金融服務,公司據此也基本建立了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全業務鏈的大投行業務體系,為公司打造全能型投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