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8月以來,大盤先抑后揚,日K線走出“V”字形態,融資客也曾隨行就市地短線博弈計算機、傳媒品種,之后又一度加倉“吃酒喝藥”,但總體體來看,周期品種仍是融資客的“心頭好”,上周五,融資客加倉偏好重新向周期回歸,周期性行業板塊融資凈流額普遍居前。
兩融余額創新高
以周度數據來看,上周滬深兩市累計獲得111.98億元融資凈流入,從而令市場融資融券余額連續第四周出現正增長,達到9207.51億元。相比7月21日的8829.39億元水平,兩融余額區間增長378.12億元,增幅達到4.28%。在7月以來市場流動性整體緊平衡的背景下,兩融余額出現顯著攀升,反映隨著大盤持續在階段高位區間運行,融資客謹慎情緒緩和,參與行情意愿顯著回升。
具體來看,7月最后一周和8月第一、第三周,兩融余額上升速度較快,區間融資凈流入額分別為125.57億元、112.59億元和111.98億元。其中,7月28日-8月4日時滬綜指上攻3300點的沖鋒時段,融資風險偏好較高,積極加倉對指數創出20個月新高貢獻良多;8月4日-8月11日則是市場調整期,在此期間周期股集體回落,融資客也暫時鳴金收兵,轉為短炒傳媒、計算機等品種;不過,上周隨著行情轉暖,兩融資金重新加速流入周期性板塊。仔細梳理這一階段融資客加倉路徑可以發現,7月以來周期股始終是融資客難以割舍的加倉主線,即使8月初市場大幅波動,融資客也僅僅是順應熱點遷移,周期性板塊大肆凈償還的現象并未出現。
從加倉方向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7月21日以來區間融資凈買入居前的板塊分別是有色金屬、化工、電子和采掘,此外,交融運輸、銀行、鋼鐵、房地產板塊也獲得較多加倉;同期醫藥生物、輕工制造、食品飲料和機械設備則是僅有的融資凈償還板塊,金額分別為9.69億元、2.75億元、9025.74萬元和1885.34萬元。
個股方面,皖通高速、分眾傳媒、中國銀河是融資余額區間增幅最大的三只股票,增幅分別為294.85%、235.12%和221.80%。總體上,增長幅度超過100%的股票有13只,增幅超過30%的股票有59只。
回歸周期行業
近期,隨著大盤重新上升勢頭,兩融加倉資金也顯露出朝著周期行業回歸端倪。如上周五市場融資凈買入居前的板塊分別是交通運輸、采掘、計算機和銀行,具體金額為2.27億元、1.84億元、1.53億元和7128.81萬元。
個券交易方面,當天共有373只股票獲得融資凈流入,其中露天煤業金額最大,為2.50億元,四維圖新、鐵龍物流、中國平安和長春高新緊隨其后,分別為1.53億元、9521.53萬元、9441.08萬元和7721.40萬元;575只融資凈償還股票中,凈償還金額最高的是東方金鈺、方大炭素、紫金礦業和伊利股份,具體金額為1.24億元、8866.43萬元、8309.88萬元和8304.35萬元。
此外,上周電子和計算機品種大放異彩,支撐創業板指收復1800點并重新站上半年均線,但融資客并未顧此失彼,除以上兩大板塊融資凈買入額分居第一和第二位外,有色金屬、化工、交通運輸、鋼鐵、采掘、建筑材料板塊融資凈買入排位集體居前,同期商業貿易、休閑服務、輕工制造板塊則遭遇融資凈償還,此外,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更具備防御特征的板塊區間融資凈買入也抱團墊底。
并且,從昨日盤面看,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系板塊聯袂大漲,也表明融資客此番回歸周期的邏輯得到市場的認可,預計在兩融資金流向和指數表現形成良性互動的背景下,嘗到“甜頭”的融資客有望繼續加大對周期股的配置力度,尤其是其中8月以來調整幅度較大、估值安全邊際凸顯的品種。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