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放映、賣品、公告等業務收入情況細節大考
從招股說明書可知,橫店影視收入主要來自電影放映、賣品、廣告和院線發行。其中,盡管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電影放映業務,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這部分收入分別占比為78.75%、86.58%、81.29%、80.24%。
但從毛利角度,電影放映業務卻是橫店影視“最不賺錢的業務”。新三板在線看到,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公司電影放映業務的毛利占比分別是25.3%、50.79%、34%、29.34%;同時毛利率分別只有7.27%、16.92%、10.01%、8.6%。
這兩個數據遠在賣品業務之下。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橫店影視報告期內的賣品業務毛利占比分別是42.18%、30.86%、33.39%、35.32%,毛利率分別高達69.87%、72.19%、73.81%、73.96%。
這并不足奇。院線公司的“爆米花生意”,最早為外界所知,還要歸功于2015年1月登陸創業板的萬達電影。
事實上,接下來,橫店影視還要“積極拓展衍生品業務,從而擴大營收規模”。
對于院線類公司的“爆米花生意”,發審委也“習以為常”。對于他們來說,橫店影視只需要解釋清楚,公司“賣品業務收入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相匹配”就行了。
而從招股說明書列出的數據來看,橫店影視這些年的賣品收入隨著公司布局,保持穩定增長,并未有劇烈異常波動。
至于發審委關心的票價定價、賣品收入、廣告方面的關聯交易等問題,橫店影視也在招股說明書中一一有所解釋,這里就不再贅述。
至于同業競爭問題,從招股說明書可知,橫店影視控股股東橫店控股,其擁有電氣電子、醫藥化學、影視文化、新型綜合服務四大支柱產業,主要從事對有關企業實行資本投入和資產管理。
橫店影視指出,“其他企業不存在從事院線發行和影院放映業務的情形,不存在同業競爭”。而橫店控股則出具了相應承諾函,表示“目前沒有、將來也不以任何形式設立、從事或投資與橫店影視相同、相似或近似的公司”。
下沉三線以下城市,橫店影視能否躋身一流院線公司?
橫店被譽為“中國好萊塢”,是中國拍片最多、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橫店控股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可依托橫店控股影視文化產業的品牌宣傳效應,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
但橫店“品牌”雖響,以電影放映為主業的橫店影視,不管是票房還是市場占有率,離一流院線還有很大差距,而這樣的差距實際上還在擴大。
2016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僅增長3.73%,創下10年來最低增長率。2016年院線單銀幕產出也從2015年的139萬元降至111萬元。
在這種情況下,橫店影視繼續堅持擴張路線,并押寶且三線以下城市。公司將通過本次IPO募資28.63億元,其中23.63億元用于影院建設項目,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橫店影視將繼續投資建設210家影院,預期2018年末影院家數達400家。
而根據目前已有的數據來看,跟其他一流院線比,橫店影視競爭力仍較弱。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共有48家院線。其中,萬達電影可謂是一家獨大。該公司2017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66.54億元,同比增長16%。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已開業影院455家,銀幕增至4000塊。
而橫店影視上半年影院數310家,屏幕1892塊。再結合去年底的數據,兩家院線的差距越來越大。僅影院差距就從59家增長145家,屏幕數差額從1425塊擴大到2108塊。
橫店影視將萬達電影、大地院線(837015)、聯和院線、中影星美等國內院線公司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但是從各方面的數據來看,橫店影視距離這些競爭者還有不小的差距。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橫店系再下一城:橫店影視IPO過會押寶三線城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