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簡要分析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面臨的問題
(一)平臺貸款集中到期,貸款回收壓力較大。2008年11月以來,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得到了快速發展。平臺貸款的期限以長期為主,大部分在5~15年,2014年以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將集中到期,銀行貸款的回收壓力較大。
(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還款來源沒有保障。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第一還款來源是融資平臺項目自身收益,第二還款來源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土地收益。而平臺貸款項目大多是無收益項目或低收益項目,整體盈利率低下,地方財政收入和土地收益就成為平臺貸款還款的主要保障。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的轉變,各地的稅收收入受到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趨勢有所放緩。加之2010年后國家又不斷出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監管土地銷售,控制房地產價格,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益。地方融資平臺的土地出讓金減少,融資平臺貸款的還款來源自然減少。
(三)監管部門缺乏預警管理機制,易造成風險積聚與蔓延。當前金融監管部門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在其管理上主要以規模控制為主,即主要監控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規模,但對于中長期貸款的期限管理和預警機制缺乏,缺乏根據當前金融機構的資本情況定期對未來貸款的期限安排做進一步引導和管理的機制。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溝通協商機制,對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狀況只能通過銀行的報表掌握,難以科學合理評估與度量貸款風險,極易造成風險的積累和蔓延。
產生風險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資金籌措渠道有限,過度使用平臺貸款。2008年,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央出臺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同時由中央代地方政府發行2000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目前,基層地方政府仍不具備獨立的直接融資債務主體資格,債券必須由省級財政代發代還,地方政府籌措資金的渠道受限。同時,《意見》指出,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投資和運營,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但地方政府由于受上級政府的垂直管理,其在運用PPP模式時缺乏自主權,需經一定的行政審批和授權同意,因此難以及時有效、獨立自主地與社會資本有效融合。在籌資無方,社會資本難以有效投資到政府相關項目建設的情況下,平臺貸款成為地方政府籌措資金的便捷通道。
(二)信息不對稱,平臺貸款風險評估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資金被納入預算外管理,游離于公共監管體系之外,使得財務信息缺乏透明度,銀行很難全面掌握了解平臺公司的實際負債情況,而其以政府為背景又提高了銀行的信任度,導致銀行無法對貸款風險作出正確的估計。
(三)地方財政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主要以土地作為抵押,以土地出讓金和財政收入為償還來源,地方政府對土地收入的依賴性較強,短期來看,土地收益大,但長期來看,易受宏觀政策、經濟形勢的影響,極易產生波動,難以促進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
化解風險手段
(一)建立貸款期限的預警機制,提高平臺貸款管理水平。建立綜合反映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運行的風險指標體系,對貸款運行狀況進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實現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的預警和風險防范。一是盡快出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監測實施辦法,確定風險指標,明確警戒范圍;二是建立貸款期限風險預警機制,按季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實施風險提示,并適時發布相關信息,保證政府債務陽光化運行。三是建立監管部門聯系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情況,償債能力及風險情況。
(二)妥善處理存量平臺貸款,確保平臺貸款合規使用。對于存量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一方面要盡量推進平臺貸款的整改,將平臺貸款整改為一般公司類貸款,對于原有的由地方政府和人大開具“擔保函”等方式提供財政擔保的貸款,應追加并落實新的規范的具備足夠財務實力的擔保主體,確保貸款項目抵押擔保足值合規,手續齊全,合規合法,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滿足監管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存量平臺貸款的貸后管理,密切跟蹤監控信貸資金的用途、流向,及時掌握資金變化,融資平臺公司經營狀況,綜合評估政府財力并跟蹤關注變化情況,及時對貸款期限、方式及風險緩釋措施作出相應的安排,減少存量平臺貸款的違約風險。
(三)建立償債準備金制度,確保平臺貸款按期償還。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銀行貸款是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因素,有責任保證融資平臺貸款的按期償還。為了保證平臺貸款的按期償還,在目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可以根據行業的風險形式,建立貸款償債準備金,要求政府每年將貸款償還安排進政府預算支出并取得人大同意,在銀行設立償債準備金專戶,將財政資金定期撥入償債資金專戶。也可以每年在預算收入中安排一定規模的資金,從已經建立或擁有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準備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或機構的專項基金中提取。在償債高峰期,可以考慮通過出售、轉讓部分國有資產償還融資平臺貸款。
以上是銀行融資的有關內容,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融資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