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2017年是金融監管年,今年以來,金融監管不斷加碼,“三會”政策頻出。0714日金融工作會議前夕,7月11日-13日,連續三天,新華社分別對“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的金融高層進行專訪,專訪內容透露著未來監管方向。從“三會”的專訪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保障金融安全,從嚴監管的總基調不變,但是金融監管的一張一弛的度要把握好。未來重點關注“IPO發行節奏、嚴控股市杠桿、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等方面的政策走向。
主要觀點
一、今年以來,金融監管不斷加碼,“三會”政策頻出,劍指金融去杠桿
今年以來,(1)銀監會的監管重點集中在金融去杠桿方面。年初至今,銀監會連發多文專項整治“三套利”“四違反”“四不當”“十亂象”,重點加大對同業、理財、投資等業務的監管力度。
(2)證監會對再融資、減持、通道業務等方面作了新的調整和規定,監管的重點在于維持市場“三公”秩序,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保障投資者權益。
(3)保監會針對風險防控、市場亂象、資金運用等方面出臺新政。規范保險資金運用,防范流動性風險,引導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服務。

二、7月14日金融工作會議前夕,新華社專訪“三會”領導,透露未來監管風向
金融工作會議前夕,7月11日-13日,連續三天,新華社分別對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的領導進行專訪,專訪內容或許透露了“三會”未來金融監管的方向。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目前風險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同業業務規模總體收縮,傳統信貸業務較快增長。同時,銀監會將堅持從宏觀金融穩定大局出發,科學把握政策執行的力度和節奏,確保不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目前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步得到抑制,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證監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杠桿資金對股市助漲助跌。后續將優化新股發行制度,完善市場化并購重組額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逆周期調節機制。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目前絕大多數傳統大中型保險公司經營穩健,風險可控,但個別激進公司近年來規模快速擴張,隱藏的風險逐步暴露。對于這些激進的公司,短期可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所持的二級市場資產,緩解現金流壓力。未來,保監會將積極推動保險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引導保險資金流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

三、金融監管在于“一張一馳”,未來重點關注“IPO發行節奏、嚴控股市杠桿、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等方面的政策走向
從上述“三會”的專訪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保障金融安全,從嚴監管的總基調不變,金融監管需把握好力度,“一張一馳”。未來重點關注“IPO發行節奏、嚴控股市杠桿、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等方面的政策走向。
一方面,銀監會肯定了前期監管政策的階段性成果,并表示將堅持從宏觀金融穩定大局出發,科學把握政策執行的力度和節奏,確保不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這或許意味著未來金融去杠桿的政策執行力度和節奏將保持平穩;另外一方面,證監會明確指出后續將優化新股發行制度,完善市場化嚴控股市杠桿額退出機制;保監會明確表示引導保險資金流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我們認為未來“IPO發行節奏、嚴控股市杠桿和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等方面的政策走向值得重點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