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深圳):市場窄幅整理,拉鋸式行情延續。市場分化明顯,依舊青睞業績確定的行業白馬龍頭。隨著估值優勢空間縮小,白馬或被新的熱點替代。關注通信5G、汽車消費電子、人工智能。
市場進入窄幅整理階段,盡管昨日盤面釋放出了輕微的積極信號,但當前拉鋸戰式的磨人行情還在延續,短期內市場分化格局不變,依舊青睞具備業績確定、中報數據靚麗、且有行業持續增長空間的行業白馬龍頭。但白馬龍頭股由于前期漲升之后,大多數個股也逐漸上升至波段估值上限,估值優勢空間大幅收窄,白馬或被新的熱點替代。臨近下半年時間拐點,市場整體格局暫時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機構投資者持續關注量能配合情況,耐心等待7月之后的新變局。板塊關注通信5G、汽車消費電子、人工智能、國產軟件、智能機器、區塊鏈等。
海外(HK):過去一周ETF資金在中美凈賣出,凈流入其他發達國家,客戶在大盤藍籌和中小創間搖擺,關注汽車、房地產、醫藥和消費電子。
全球ETF資金動向(周): 美國 -3,207,中國 -2,566 ,日本 +1,550,歐元區 +909(單位:mil USD)。過去一周國際資金在ETF市場的買賣動向: 在美國中國凈賣出,而凈買入除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市場。國際資金在美國ETF市場凈賣出的持續性值得關注。近期A股依然保持大盤藍籌股強勢的同時,中小板指的上漲勢頭也不弱。境外客戶在市場風格從大盤藍籌切換到中小創和國內流動性趨緊對中小創估值的壓制中左右搖擺。部分客戶選擇均衡配置策略,即配置部分優質成長中小盤股票。關注點有:汽車和房地產銷量情況,醫藥板塊和消費電子類股票的投資機會。
晨會分享
【電子張騄/胡劍】風華高科(000636,買入): 乘旺季之東風,釋國企改革之潛力
被動元件重演漲價邏輯,公司作為國內龍頭,業績彈性突出。16年Chip-R及MLCC主流尺寸更迭,部分大廠轉向車規市場,臺灣巨頭先后減資,行業成熟度提高,供需格局改善,因此Chip-R、MLCC價格理性回升,漲價行情于近期愈演愈烈。風華作為國內被動元件龍頭,16Q4及17Q1扣非凈利潤明顯改善,公司內生增長一方面受益于產品漲價、結構調整及下半年4個擴產項目達產,迎來量價齊升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受益于公司新任領導團隊到任,加快國企改革進程,通過對虧損子公司剝離、整治,對整體經營效率改善,有望釋放公司業績潛力。此外,公司通過收購奈電、光頡拓展產品類型,將有效提升利潤率水平,打開成長空間。我們預計公司17-19年歸母凈利潤為2.57億、3.02億、3.52億元,參考可比公司17年41倍PE平均估值,給予17年40-45倍PE,目標價11.48-12.92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軍工王宗超/王維】航天軍工: 萬噸驅逐艦下水助力打造遠洋海軍
1)首艘國產萬噸級驅逐艦下水,綜合性能優異。6月28日,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團下水,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綜合性能達到了世界同類艦艇先進水平。055驅逐艦排水量在1.3萬噸左右,亞洲最大,大幅高于052D的7千噸,僅次于世界最先進的驅逐艦“朱姆沃爾特”號(排水量1.5萬噸,量少).2)該新型驅逐艦的建造及今后的服役,將進一步完善中國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助力打造“遠洋海軍”。該新型艦在防空、反導、反艦、反潛、隱身等方面的綜合作戰能力較強,在建的已有數艘。3)海軍裝備建設加速,未來5-10年有望打造4-6個航母戰斗群。按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配置,每個航母編隊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1艘反潛護衛艦、2艘攻擊核潛艇、1艘補給艦。若按相似配置打造我國的航母編隊,未來5-10年僅新增航母編隊艦艇建造費用就超過 3000 億元。海軍裝備方面,建議關注中國重工(航母、驅逐艦)、中船防務(護衛艦等)、國睿科技(艦載雷達).
【港股原材料王帥團隊】行業報告:華東原材料調研紀要
我們走訪了四家原材料和建筑企業,收集了管理層對市場形勢和前景的看法。我們認為,當前原材料板塊的基本面與我們的預期相符,1H17盈利能力明顯改善。至于即將到來的淡季,雖然淡季期間市場的勢頭會有所減弱,但我們相信市場供需動態好于去年同期。后續旺季的行業表現將受到以下因素的綜合影響:1)特定城市限購政策之下的房地產需求;2)庫存波動;以及3)環保督查造成的生產中斷。我們重申對原材料板塊的“增持”評級,我們的首推股票包括兗州煤業(1171 HK,目標價8.4港幣)、華潤水泥(1313 HK, 5.3港幣),馬鞍山鋼鐵股份(323 HK,目標價3.6港幣)、玖龍紙業(2689 HK,目標價12.5港幣)和中國鋁業(2600 HK,目標價4.9港幣).
【通信周明/趙蓬】亨通光電(600487)公告點評:增發獲批文,開啟新的篇章
6月27日晚間亨通光電發布公告,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本次募投資金為30.65億元,以競價方式發行不超過3.02億股,低價為10.16元。在市場監管日益趨嚴的情況下,公司增發進度基本符合預期。本次募資資金項目除了原有海纜業務,重點發展新興業務:新能源、寬帶接入、大數據等,我們認為隨著募投項目順利進行,新興業務將幫助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優化收入結構。預計公司2017-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 26.0/33.5/41.6億元,對應的PE分別為13/10/8x。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