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阿里巴巴和星巴克聯合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宣告雙方建立獨家合作,合同為期三年。除了外界一直期待的餓了么送咖啡外,阿里還將打通旗下包括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與星巴克全面對接,并展開新零售戰略合作。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消費者不僅可以享受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未來還可以通過天貓、淘寶購買咖啡,并享受一系列星巴克的會員服務。
星巴克上線外賣 今后30分鐘可送達
早在外賣行業興起的時候,呼吁星巴克開通外賣的聲音就一直存在。隨著互聯網咖啡品牌接連入局,關于星巴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便多次傳出。
但是在此之前,無論在餓了么還是美團上買星巴克,都是“代買”業務,并非得到官方授權。不過,從今年9月中旬開始,星巴克將在北京和上海的300家門店通過餓了么試點30分鐘送達的外送服務,并計劃于年底前延伸到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2000多家門店。
為何選擇現在推出外賣服務?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向媒體透露:“我們當然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更快地開始外送服務,但我們希望能夠把它做到最好,這需要時間。而整個服務流程當中的每一步都要做對、做好,也必須要找到最合適的合作伙伴。只有當我們能夠確保外送服務可以提供門店同樣高品質的咖啡與星巴克體驗,才可以開始外送服務,現在我們覺得準備好了。”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留星巴克咖啡的原滋原味,餓了么和星巴克的團隊花了一年時間實驗方案。“從專門設計的外送杯蓋和密封包裝,到特制的冷暖保溫配送箱和專屬配送團隊,我們針對星巴克嚴格的外送要求做了很多創新。”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么首席執行官王磊向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表示,針對星巴克,餓了么升級了智能調度系統,準備了專門的配送設備,專門配備了專屬的騎手,專門為星巴克提供30分鐘的從下單開始到送到手上整個全程服務流程。他還表示,在保證口感方面,餓了么在星巴克的杯子、盒子、蓋子、隔熱(冷)等等方面做了很多的設計,能夠保證咖啡到口的體驗和品質。
“外送星廚”入住盒馬鮮生 今年將覆蓋重慶地區
除了餓了么,作為星巴克另一外送專用渠道,未來星巴克的“外送星廚”還將入駐盒馬鮮生門店,為下單用戶提供最快30分鐘免費送達的星巴克現制咖啡。
更具有創新性的是,坐落在盒馬門店內的“外送星廚”,將接受盒馬鮮生的場景進行后廚的改造,專門開辟一片盒馬星巴克廚房,把星巴克的需求考慮進去。據介紹,“外送星廚”開通后,一方面可以作為周圍三公里配送的補給;另一方面可以給盒馬店內體驗消費。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CEO助理徐宏介紹,未來盒馬的星巴克廚房甚至會影響到星巴克的選址計劃,該計劃的首個成果,同樣最早將于今年9月落地上海。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也了解到,今年年內,重慶的盒馬鮮生也將開業,目前選址已包括楊家坪、南坪等多個區域,今后重慶市民也能住上“盒區房”的同時,享受星巴克的30分鐘配送服務。
涌入眾多“攪局者” 新零售咖啡時代來臨
據歐睿國際的相關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即飲咖啡的銷量增長19%。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該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即飲咖啡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49億元人民幣,此數據還并不包含咖啡館的消費量。根據一份權威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中國咖啡消費的增速高達15%。2015年中國咖啡銷量約為700億人民幣,2025年之前,中國的咖啡市場有望達到萬億規模。
在誘人蛋糕的吸引之下,難免涌入越來越多的“攪局者”。2017年11月才創立的瑞幸咖啡無疑是其中最代表性的品牌,攜十億資本進入市場后,迅速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店,布局速度相當之快。而其自身具有的互聯網基因,也讓它對咖啡的銷售模式進行了創新,例如支持APP點單、外賣配送等服務。其中外賣支持1.5~2公里范圍內的配送,并能在30分鐘內將咖啡送達用戶手中。截至目前,瑞幸咖啡已在全國13個城市布局809家門店(直營),有效用戶350萬,累計銷量1800萬杯。
在獲得A輪2億美元的融資后,瑞幸咖啡進一步加快了開拓市場的步伐。瑞幸咖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兩個月內,瑞幸咖啡將入駐第十四座城市:西安。預計到2018年底,全國十四個城市將落地2000家門店,實現所有開業城市核心區域,100%全覆蓋,門店間距小于500米,顧客步行10分鐘內都能找到一家瑞幸門店。除了門店拓展,我們還將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我們有信心通過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手段,實現產品品質、性價比和購買體驗的最佳匹配。”
而電商巨頭蘇寧近來也在新零售領域動作頻頻。作為蘇寧小店的自主品牌,“獅子咖啡”宣布將在店內設置傳統的咖啡柜臺,會做30分鐘極速配送,并且會放置無人自助咖啡機,首店會在818之后開業。據悉,截止7月28日,蘇寧小店在全國的數量已經達到1200家,下半年開店速度將達到日均30家,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將實現今年單個城市開店500家的目標。
聲音:中國咖啡市場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星巴克非常在意自身的調性與品牌影響力,開通外賣會對這些造成一定影響,這是他們遲遲沒有開通外賣的原因。目前中國咖啡市場雖然已迎來爆發期,但很多消費者其實不懂咖啡,對于咖啡文化也并不了解,正處于入門級消費階段。”
他指出,星巴克遇到的挑戰非常多,既要保持調性,又要符合新生代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這將是很大的挑戰。在他看來,咖啡市場迎來新的爆發期后,未來將建立起咖啡的品牌金字塔,有高端的星巴克、COSTA,有中檔的瑞幸咖啡、連咖啡、麥當勞、肯德基等,以及低端的速溶咖啡、雜牌等,不同的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去選擇不同的咖啡品牌。
營銷專家鮑躍忠認為:“星巴克與阿里達成合作的時機是比較好的,憑借星巴克的網絡優勢,再結合餓了么的配送能力,雙方的合作能夠創造很多機會。尤其是餓了么在一些核心城市有比較強的市場覆蓋能力,同時阿里也有比較大的流量,能夠幫助星巴克打通相關的流量入口,這對于雙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他指出,咖啡行業的新零售如果要成功,針對咖啡領域進行創新是有價值的,并且也有必要。但如何摸索出一個成功的模式,還有待一定的時間去打磨,以及各方面經驗的沉淀。在當前情況下,對咖啡新零售的探索應該更側重于對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盈利性方面進行探討。單靠資本推動可能會獲得一定的體量,但最終這種模式能否維持長久,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看完此文,有對股票感興趣的朋友, 歡迎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