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科技板塊大跌拖累,美國股市三大股指29日全線下挫,其中納斯達克指數盤中一度大跌2.35%,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44%。
衡量投資者恐慌情緒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又稱“恐慌指數”)當天大漲14.06%,收于11.44.
科技板塊領跌
分析人士認為,科技板塊技術調整、美國經濟增長前景不明、美國總統特朗普經濟刺激政策推進不及預期以及全球寬松貨幣環境或將逐步收緊是導致當天美股下挫的主要原因。
作為今年美股市場的明星板塊,科技股具有較強技術調整需求。自6月9日高盛報告將當前科技股走勢同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走勢進行類比后,科技股一直處于調整行情之中。截至29日收盤,科技板塊已較6月8日高點下跌逾4%,但較今年年初仍增長16.5%,依然領漲標普指數各大板塊。
基本面沒發生根本變化
美國一家投資咨詢公司的高級分析師郭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將當前科技股走勢同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比,有些擔憂過度。2000年時,很多股票只是在炒“預期”,而現在科技股走勢有很強基本面支撐,企業市盈率、現金流、盈利能力等主要指標均遠好于2000年時同類公司。
郭琪表示,無論是美國的蘋果、谷歌、亞馬遜,還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這些科技領軍企業業績遠未到拐點,近期科技股主要是技術調整需求,而不是基本面發生根本變化。
基于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的預期,目前許多市場人士仍對未來美股走勢持樂觀態度。湯森路透統計數據顯示,標普500成份股公司第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長15.5%,季度盈利增速創多年新高。
然而,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一直難達預期,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可持續性則將受到質疑,這將加大美股走勢不確定性。美銀美林投資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尼特說,“一旦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市場可能會變得十分脆弱。”
海外市場對A股影響不大
多數券商分析師認為,海外市場對國內影響不大,A股走向更多取決于國內經濟基本面。
有分析師認為,龍頭股強者恒強的市場風格有望在下半年得以延續,并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的主要投資邏輯。究其原因,他們認為,這不僅是因為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市場集中度提升將為龍頭公司提供穩定的基本面因素,也與市場制度環境持續改善后,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質地和長期價值的理念密不可分。
申萬宏源分析師表示,在經過反復盤整蓄勢后,近期市場選擇向上突破,本周兩大股指均突破并站穩長期均線,顯示市場多頭力量占據優勢。同時隨著7月起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逐一披露,業績超預期或者穩定盈利的公司將受到投資者關注,市場風險偏好也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