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參考赫得環境對赫尊環境的實繳出資金額603萬元,以及赫尊環境三年內給赫得環境造成的子公司股東權益損失總計252.65萬元,基于赫尊環境的凈資產價值,上述45%股權轉讓的合理估值應該在350.35萬元左右。考慮到赫尊環境長期持續虧損的經營現狀,在股權轉讓中計入部分折價是合理的,但是折價金額達到125.35萬元,折價幅度高達35.78%,依然令人始料未及。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17年上半年,赫尊環境為赫得環境提供了價值11.10萬元的投資收益,相比2015年同期和2016年同期分別虧損價值3.24萬元和10.70萬元的股東權益,已經出現了本質上的變化,未來或許存在經營業績進一步向好的可能性。因此,本次股權轉讓或許存在著潛在的利益輸送問題。
作為一家經營業績乏善可陳,上市無路、并購無門、并且沒有具體業績壓力的掛牌公司,以大幅折價的方式轉讓所持有的經營業績已經開始復蘇的參股子公司股權,其資本運作方式令人費解,其中的真實原因無從知曉。除了上述存在潛在關聯關系引發利益輸送的推測之外,根據新三板市場常見的情況,還存在著以下兩種可能性:
其一,赫尊環境可能存在著潛在的公司治理或者經營問題,其經營業績在短期曇花一現之后,可能會大幅滑落,對赫得環境已屬不堪的業績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公司急于找人接盤,以回避潛在的投資虧損。
其二,赫得環境2017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出現了嚴重滑坡,營收僅為219.15萬元,但是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和資產減值等成本項目總計高達564.95萬元,2017年中期的利潤總額虧損達到334.67萬元,相應的凈利潤虧損達到239.55萬元,其虧損金額已經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無論是年度報告數據,還是半年度報告數據。為了彌補不斷擴大的虧損,利用赫尊環境扭虧為盈的機會,赫得環境積極套現出局,通過投資股權款項的回籠,來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長期存在的經營問題。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利益輸送或解套求生? 赫得環境賤賣股權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