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經營不善的掛牌公司,通過出售部分資產,短期內調節凈利潤水平,是市場上常見的做法。特別是掛牌公司減持持續虧損的長期股權投資,則更是如此。近期,赫得環境披露公告,將其持有的赫得環境45%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沈冠明。從表面上看只是拋售了持續虧損的聯營企業股權,但是深入分析,又發覺其中原因不簡單。
上海赫得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赫得環境,證券代碼:837269.OC)是一家專注于固體廢棄物收運方案設計的公司。2016年5月9日,該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掛牌。
公司經營不善,想出手參股企業
近年來,赫得環境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從2013年到2016年的四年中,有三年出現凈利潤虧損,即使2014年扭虧為盈,但是當年的凈利潤也僅有45.02萬元,不值一提。在上述四年的報告期內,雖然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8.23萬元、1,335.34萬元、896.51萬元和2,097.09萬元,總體上保持了上漲的趨勢,但是從四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51%、3.37%、-24.76%和-1.18%就可以看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如果公司還投資了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那么其對公司經營業績的負面影響,毫無疑問是雪上加霜。
浙江諸暨尊環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赫尊環境)就是赫得環境投資的一家持續虧損的聯營企業。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是赫得環境與上海尊環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主營城鄉生活垃圾的清運、收集和運輸的公司。經過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之后,赫尊環境注冊資本達到1,340萬元,其中赫得環境持有45%的股權,并已經為此實繳了603萬元的資金。但是赫尊環境從2014年設立開始,就不斷地為赫得環境帶來股東權益損失。
根據赫得環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和定期報告披露,從2014年到2016年,赫得環境的投資收益分別虧損了價值33.71萬元、145.62萬元和73.32萬元的股東權益,經核實上述投資虧損皆拜赫尊環境所賜,而且公司還需要針對赫尊環境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150萬元的減值準備。上述投資虧損和計提減值準備的存在,使得營業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常常低于100萬元的赫得環境,頻頻陷入凈利潤虧損的境地。由此可見,赫得環境出售其持有的赫尊環境45%股權,確實有其合理性。
向沈冠明大幅折價出售股權,背后疑云重重
2017年11月13日,赫得環境披露了《關于參股公司股權轉讓的公告》。在公告中,公司聲稱:“因公司戰略規劃和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將持有赫尊環境45%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沈冠明……,轉讓對價為225萬元……”根據公告披露,本次受讓股權的交易對手方沈冠明,曾經在2014年到2015年6月份期間供職于赫尊環境,擔任總經理職務,負責公司的項目運營;而從2015年11月至今,沈冠明自主經營諸暨明樓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對于沈冠明的身份,赫得環境在公告中特別說明“交易對方與掛牌公司、掛牌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