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2016年7月之前,盛紡股份的公司名全稱還是“蘇州寶麗潔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在名稱中使用“寶麗潔”字樣,被蘇州寶麗潔日化有限公司和蘇州寶麗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侵害企業名稱(商號)權起訴。公司名稱自2016年7月18日起正式變更為現在的“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由原來的“寶麗潔”變更為盛紡股份之后,自2016年度起還被取消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盛紡股份的說法是,“此次名稱變更屬于復雜更名,由于缺乏經驗,公司相關人員遞交的名稱變更申請材料不符合相關規定。”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被取消也就意味著,盛紡股份不能再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公司所得稅稅率需要由原來的15%提高至25%。此外,盛紡股份還要按照25%的稅率補繳2016年度的企業所得稅。
據了解,盛紡股份2016年的利潤總額為1679.57萬元,所得稅費用為209.09萬元,適用所得稅率為15%。如果按照25%的稅率來算,盛紡股份2016年需要交的企業所得稅約為348萬元,那么在稅率調整之后,公司需要補繳100多萬的所得稅。
數據顯示,盛紡股份2016年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11.94%;凈利潤為1470.48萬元,同比下降23.13%。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接近去年全年,較去年同期上升65.98%;而凈利潤則有339.84萬元,較去年下降48.36%。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93.16萬元。
營收持續增長,是由于公司新增兩條生產線,產能提升。但又因新增生產線,設備還處于磨合期,材料損耗及人工成本前期投入大,導致產出效益下降。此外,對于新老車間和倉庫辦公區域的維護升級,需要投入不少的改造費用。同時,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固定費用也隨之增長,資金使用成本增加,影響凈利潤。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盛紡股份“東窗事發” 2年前未披露的關聯交易被秋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