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不足是首要問題
“新三板面臨的首要問題仍是流動性不足,使得估值方面嚴重失真。在雙創可轉債的實際操作中,估值和風險控制將成為難點。”一位創新層公司的董秘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A股公司的可轉債發行中,通常以二級市場的股價作為轉股價的定價依據。就目前情況看,新三板企業的做市價格難以承擔估值標準。前述董秘對記者表示,去年以來,公司做市價格下跌了70%。“股價下跌70%,并不能說明公司價值下跌了70%。做市價格難以反映公司實際價值,這是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
有長期從事股權質押的人士對記者表示,A股公司股權質押有明確的質押比例。但對新三板企業而言,股權質押要復雜得多,需要綜合考慮凈利潤、凈資產等因素,質押比例通常較低。“多數虧損企業的股價基本沒有價值。”該人士表示。
此次《實施細則》公布前,不少新三板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和滬深交易所發行私募債和雙創債,部分債券附帶了轉股選擇權,而估值方式五花八門。
今年3月,山本光電擬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發行規模不超過1000萬元的私募債券,其中附帶轉股選擇權,轉股價不低于行權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90%。根據康潤潔發布的公告,其發行的債券轉股價格為最近一次定增價格。天星股份表示,擬發行的雙創可轉債的初始債轉股價格不低于4元/股,不高于5元/股,根據市場狀況與主承銷商協商決定。按照公司2016年凈利潤496萬元計算,其市盈率在16.7-20.83倍左右。
此外,有市場人士指出,一些發行了私募債的新三板公司后續出現了違約或無法贖回的情況。部分新三板中小微企業經營不穩定,即使轉股難以為投資者提供足夠保障,投資人面臨一定投資風險。因此,后續的增信和監管措施值得關注。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新三板股權質押達3194筆 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