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9月27日在申萬宏源2017新三板秋季策略會上還表示,IPO的沖擊逐步顯現:優質公司現摘牌潮,今年3000萬凈利潤以上公司摘牌139家,占摘牌總數的32.6%。
“大的公司去IPO,小的公司逐漸發現這個市場成本很高,融資也很有難度。因為資金還是傾向一些短期內能達到IPO狀態的公司。”劉靖解釋。
成上市公司優質并購池
劉靖認為,未來幾年內新三板的流動性仍然達不到投資者順利退出的預期。事實是,退出從來都是股權市場的難題,從全世界來看,IPO退出都只占少數。
“即使像交易所是注冊制的歐美市場,他們的股權投資通過IPO去退出的也只有7%~8%,大量的還是通過管理層回購和兼并收購來進行。”劉靖說。
劉靖發現,隨著市場的下跌,今年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估值開始高于新三板定增估值。“也即,新三板公司的估值已降到上市公司感興趣去并購它的狀態,現在很多IPO的新股、次新股,這些公司未來可能更多地會通過并購來實現外延式增長。新三板已成為上市公司優質并購池。”劉靖說。
Wind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公司被并購案為80起,較去年同期上升了67%。(原標題:申萬宏源:新三板已進入存量市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