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未必是抄底新三板的好機會
前不久,有一位多年的老客戶問我:你一直習慣買大藍籌的,為何六月底開始拋棄平安福耀堅定看好“中小創次新”了?
我說:年初我買了很多新三板,在新三板大勢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前五重倉全部上漲50%以上,平均漲幅約80%。按照六成倉位計算基金凈值應該要漲50%,但實際上基金凈值只漲了20%多,為了防止持倉過度集中造成回撤壓力過大,加上對自己的不夠自信,除了這五只重倉股,我還買了四十五只股票分倉,整體基本零漲幅。
這對我的教訓很大,如果買一些眾所周知的大藍籌,最后只能獲得略超平均的收益,LP也沒有必要選擇我們。如果有精力和自信,在精選最確定的高成長公司上適時下重注,才是我們這種小基金應該做的事情。
在新三板上,我也踩過好幾個雷,什么會計差錯調整、業績變臉、行業波動、商譽減值等等,好在這些絕對倉位不算太多。
不去好好盡調,踩雷的幾率很高,好在我們船小好調頭。
很多人說現在是抄底新三板的機會,我覺得未必。
首先,真正的好公司其實一直都在漲,很少看到公司質地良好,股價卻一直下跌。
其次,在我看來,現在的新三板市場沒大家說得那么慘,也就是說,你很難說現在的新三板公司便宜。現在好公司的股價和去年相比高太多了,價格低的可能都是一些不太好的公司,股價一直下跌的公司大部分基本面都變化了。
所以,今年我對新三板的股票有適度減倉,因為我感覺現在新三板整體的質地其實不是特別讓人滿意,沒什么特別好的標的,讓你覺得不買不行。
我現在對創業板更有想法,創業板上TMT或者醫藥醫療類的估值與新三板比也高不了多少,但是他們確定性要強很多。我們覺得新三板市場要想有大的發展還是要結合自身特點著眼于一些不看重短期利潤的新興行業,比如創新藥研發等。(原標題:新三板前五重倉股均漲80%,秘訣是:物業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