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調研新三板,再次彰顯頂層對新三板的關注和支持,謝庚作為股轉董事長更是首次在媒體面前亮相,并對未來新三板改革指明了道路。今天,中國網新三板的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下本周(8.21-8.25)新三板市場的7宗“最”。
最激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調研新三板
8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李飛調研新三板,聽取了全國股轉公司主要負責人關于新三板市場制度特色、近五年來市場建設成效以及新三板市場下一步改革發展目標和思路的情況匯報。
李飛主任對于新三板的改革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二是要堅持市朝方向,三是要穩步推進。
最重要:謝庚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
在證監會8月25日召開的“新三板市場建設媒體通氣會”上,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在任職后首次在媒體面前公開露面。
謝庚指出,改革的思路是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以完善分層標準為切入點,統籌推進發行、交易、投資者準入和監管等各個方面的改革,理順市場制度邏輯,為眾多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同時進一步增強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能力,做到既有效監管、守住底線,又因勢利導、積極作為,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
最看好:2799家新三板公司上半年凈利增長 環保等表現突出
截至8月22日晚,新三板共有4697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凈利潤合計218.53億元,同比增長30.5%。其中,2799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占比約為60%。手游、大數據、應用軟件開發、環保等行業表現突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一些中下游企業成本上升,業績出現下降。
最忙碌:新三板半年報披露大量延期 企業加班趕進度
新三板半年報披露到了最后沖刺階段。多位新三板人士表示,近期在加班加點做半年報披露工作。
距離8月31日僅剩下最后一周時間,仍有45%的新三板公司沒有披露半年報,其中有大量新三板公司公告將延期披露半年報,并且這一趨勢越演越烈。有業內人士認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新三板企業干脆不披露半年報的現象。
最迷茫:做市三周年新三板水火交融
8月25日新三板做市制度將正式實施三周年。三年來,做市轉讓方式經歷了企業追捧、大批企業退出,再到如今企業觀望的過程。統計發現,截至22日新三板共有11555家掛牌企業,其中采取做市轉讓的只有1495家。不過接受采訪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場前途依然光明,也有業內人士呼吁盡快推出與做市交易兼容的大宗交易制度。
最幸運:提前清理“三類股東” 這家新三板公司神速過會
根據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8月23日審核結果,3家公司首發申請全部獲得通過,包括新三板公司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由此九典制藥成為去年以來IPO過會的第14家新三板企業。
從2016年9月23日提交IPO申報稿,2017年7月21日披露反饋意見并更新預披露,如今九典制藥排隊11個月便過會,刷新了新三板企業IPO轉板的最快時間。值得注意的是,九典制藥在排隊前主動清理了“三類股東”。
最無奈:多只概念股沖刺A股IPO被否 新三板超4萬“集郵黨”開始避雷
IPO集郵曾經一度被視為“新三板上唯一的投資邏輯”,不過,隨著近期多只集郵概念股爆雷,這一盈利模式也暗藏風險。8月15日,擬登陸創業板的新三板企業耐普礦機IPO被否。就在10多天前,新三板化工企業泰達新材同樣首發申請未獲通過。
有業內人士表示,IPO集郵必須分散投資、謹慎決策、防止踩雷。還有業內人士更直言,在新三板交易低迷的背景下,如果投資者多去追逐“集郵”,一旦擬IPO類股票因證監會受理而暫停轉讓或者摘牌,新三板市場的交易量和成交額更是雪上加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