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由寧波航交所、波羅的海交易所、東海航運保險和寧波市港航管理局承辦的“國際航運服務業創新發展論壇”在寧波召開。東海航運保險公司副總裁毛小兵、武漢創新輪船公司董事長袁厚安、億海藍(北京)數據技術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億海藍)高級副總裁關軍等六位嘉賓,暢談航運企業創新發展。
億海藍高級副總裁關軍表示,創新產品和服務是一家公司的核心優勢,以航運數據為核心能力的億海藍,致力于用創新的思維為航運物流業創造一個透明、高效、精準的生態環境,推動行業與互聯網融合。
據悉,億海藍13年來一直專注航運產業互聯網建設,不斷以創新的產品為航運物流上下游及相關方提供服務。如以全球船舶定位服務為核心的船訊網,聚集了全球每天23萬艘船舶和200多萬航運上下游用戶、以國際集裝箱動態信息服務為核心的i跟蹤,覆蓋全球157個國家1815個基本港2000多條航線、以SAAS軟件服務為核心的TMS軟件,擁有全國40多口岸4000家車隊客戶,匯集了近30萬部集卡車資源,以內貿集裝箱訂艙交易為核心的快艙網和以連接上下游跨企業協同服務的ElaneLink,以及為行業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易航保理等產品,客戶覆蓋政府、銀行、保險、工廠、貿易商、3PL、船貨代、報關行、堆場、CFS倉庫、港口碼頭、車隊等。
關軍告訴記者,創新是億海藍的工作模式,尤其是在大數據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如大宗商品漂貨地圖大數據平臺,是在船訊網的基礎上升級數據服務,通過對多年來積淀的船位數據、港口碼頭錨地泊位數據、船舶航線數據等清洗整合后,升級到了貨的信息,形成大宗商品漂貨地圖,實時展示包括礦石、煤炭、糧食等分類數據。把船位信息升級到了貨的信息以后,各種應用場景都有足夠的想象空間。比如說傳統的用法——船東知道應該把船放在哪里能夠更好盈利;貨主可以了解大宗運輸市場未來的狀況;大宗商品交易員可以通過全球貿易的走勢了解某個大宗商品的走勢等等。
另外,班輪公司的準班率產品也是億海藍在大數據方面的嘗試。億海藍做準班率分析的目的,其實是盡量幫助貨主更清晰地了解市場。而準班率的判斷其實也是數據顆粒度的體現,以前在判斷準班率的時候,要確定是哪兩港之間,確定要什么樣的服務,然后再進行測算。而按照傳統的方式,當貨主的需求變了,于是追蹤服務也變得很困難,而在有億海藍這樣龐大的航運數據的情況下,可以細到每條船甚至每個箱子,通過建模分析可以非常準確實時獲得各家班輪公司的準班率,即使在客戶需求頻繁變動的情況下也能及時追蹤準班率,盡可能客觀評估班輪公司服務的可信程度,方便計劃安排與調整。
航運大數據的應用前景廣闊,在總體產能過剩、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更需要有創新的思維來創新產品和服務。關軍表示,億海藍有開放的心態,期待更多的行業專家和數據技術專家參與進來,一道為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