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資 / 創業 動態 / 觀點 > 新三板停牌企業為880家 停牌風正在蔓延

新三板停牌企業為880家 停牌風正在蔓延

2017-07-03 15:06? 來源:東方財富網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東方財富網

  新三板公司停牌時間之長,正在刷新市場的認知。

  截至昨日,ST樺清(430232)已經停牌1231天,在這期間公司未發布一則停牌進展公告。事實上,新三板公司的停牌風正在蔓延,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7年6月23日,新三板停牌企業為880家,是去年同期的3.37倍。

  任性ST樺清:已停牌千余天

  公開資料顯示,ST樺清主營業務為各級稅務機關和廣大納稅人提供各種稅務信息化終端應用服務以及市場化的財稅產品和服務。這家公司于2013年7月4日掛牌新三板,2014年1月13日公司一紙公告稱:因為近期發生重大事項,為避免公司股票價格發生異常波動,保護投資者權益,向股轉系統申請暫停轉讓。

  有何重大事項?在停牌的這三年多時間里,公司只字未提。昨日,記者撥打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自始至終無人接聽電話。

  公司停牌的真實原因,或許只能從前后公告一窺蛛絲馬跡。據了解,就在公司宣布暫停轉讓的前一天,樺清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潘子系因涉嫌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公司董事劉學升涉嫌騙取貸款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取保候審。

  公告還顯示,潘子系已于2014年1月7日辭去董事長職務。在此之前,公司當時的控股股東潘子系和陳長江因經濟合同糾紛,各自持有的公司904.5萬股被司法凍結,凍結期限為2013年12月26日至2015年12月25日。

  同時,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的全部房產辦理了余額抵押,抵押金額1500萬元,該房產也被司法凍結。

  由于原董事長潘子系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司在2014年1月份進行了資金自查,發現有6174萬元的存款不翼而飛。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兩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保留意見”,樺清股份被“戴帽”兩次。而在停牌前,公司的價格定格為為14.22元。“可能正是因為公司一堆爛攤子未解,始終沒辦法復牌。”《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投行人士分析。

  萬能停牌理由:重大資產重組

  如ST樺清般任性停牌的新三板企業,并非少數,且有加速之勢。

  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2016年6月底,新三板停牌企業只有261家;2017年4月底,增加到551家;而到2017年6月23日,已經增加到了880家。即使剔除276家因為年報未披露而停牌的公司,5月仍有76家停牌,而進入6月,進一步增加到95家,遠高于歷史平均水平。

  如果按照累計停牌自然日來看,這些企業的停牌時日也是漫長。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的企業就有7家,停牌時間在12—18個月的企業有14家,在6—12個月區間里的企業則有77家,另外還有81家企業停牌時間在3—6個月區間里

  至于停牌原因,86家是因為要摘牌,94家企業是因為IPO被受理而停牌,其他的辭令大多為“重要事項未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記者注意到,九鼎集團于2015年6月8日停牌,當時系收購江西中江集團,隨后又在2015年8月宣布收購富通亞洲,于是復牌延期。雖然富通亞洲早在2016年5月就已被九鼎集團順利拿下,但公司一直未有復牌,停牌時間超過3年。對于復牌屢次延期,公司給出的理由幾乎相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股轉系統)正在對公司制作并披露的相關文件的完備性進行審查,審查尚需時間。

  相比而言,部分公司對具體事項卻是秘而不宣。比如,華圖教育于2016年12月7日起停牌,停牌理由簡潔粗暴——“正籌劃重大事項”。具體是何事項?公司至今未對外披露。

  “拖字訣”緣于鉆空子

  停牌這么久合理嗎?股轉系統2015年11月發布執行了最新的停復牌操作規定,根據這份規定,“股票暫停轉讓期間,應當至少每十個轉讓日披露一次未能復牌原因以及相關事件進展”。為了解決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問題,該指南還增加了最晚恢復轉讓日和申請延期恢復轉讓的規定,“暫停轉讓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

  據記者了解,ST樺清是在股轉系統新規發行之前就停了牌,當時并未對停牌有相關規定,而有的公司在新規過后,仍然停牌時間超過3個月,是鉆了“原則上”這三字的空子。

  事實上,由于新三板市場的持續低迷,很多停牌公司不敢輕言復牌。比如,上海基美影業自2015年7月停牌,于2017年6月14日復牌,當日跌幅高達34.15%,近些日股價才慢慢恢復元氣。

  前述投行人士直言,新三板交易不活躍,投資者信心缺失,但相關公司妄想以耍賴皮的“拖字訣”來無視規則、逃離新三板,實際上有違市場精神,也會讓自身形象大打折扣。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