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5月23日,在89家已提交IPO首發申報材料的新三板公司中,已過會、未通過、取消申報的公司各一家,分別是佩蒂股份、華信股份以及上文提到的族興新材。。
上述89家公司中,86家公司仍處在排隊狀態,其中海容冷鏈、百華悅邦、湘佳牧業等三家公司IPO首發申報稿公告日同為2015年11月13日,排隊時間最長。
而相對于正在排隊的數十家公司來說,正在接受上市輔導的新三板公司數量則更為龐大。
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處于上市輔導階段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323家,其中2017年年初以來開始接受券商上市輔導的公司就達152家,占比近50%。
需要在這里提醒集郵黨注意的是,隨著新三板IPO概念股數量的“井噴”,其投資風險也在急劇攀升,尤其是在當前證監會IPO最新窗口指導的情境下,如何保證資金安全,才是首先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有媒體總結了IPO審核過程中,申請撤回企業主要存在的三個問題,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經營狀況發生不利因素,導致業績下滑顯著,這種情況占多數。
二是會計核算的規范性方面存在問題,有些企業利用會計政策調整、會計工具變化來粉飾業績。
三是一些企業自身面臨訴訟等個案風險,也有企業涉及戰略調整或股權調整。
眾位集郵者們可以比照下自己手中已經持有的、或準備入手概念股票,是否存在上述問題,心里要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