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需求支撐鋰電產業鏈持續景氣。國家政策明確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目標為200萬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成為鋰電池最主要增量來源;受益于此鋰電池全產業鏈高度景氣,從上游原料、中游鋰電材料到下游鋰電池制造等相關領域近年來均實現高速增長。
動力電池安全和高能量密度要求下,鋰電材料行業業績領跑。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處于首要位置,同時更長續航里程要求動力電池進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鋰電材料是電池性能的主要承載者;2016年鋰電材料上市公司的相應營收增長率達52.93%,新三板公司的相應營收達到85.42億元,兩項指標均領跑整個鋰電產業鏈。
三元正極材料是實現高能量密度的關鍵之匙,上游原料企業同時受益。
主流的石墨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已趨于理論極限;而目前正極材料的能量密度較低,一般為130-170Ah/kg,與三元正極材料的280Ah/kg理論能量密度差距較大;因而發展高鎳三元材料是實現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突破的關鍵。
同時,動力電池需求量的爆發式增長,刺激上游原料即鋰、鈷等礦鹽和前驅體供不應求,價格攀升,相關企業長期受益。此外,看好具有政策支持和成本優勢的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的未來增長潛力。
隔膜為鋰電池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中高端替代空間巨大。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要求隔膜具備抗穿刺、自關斷、耐高溫等多方面優異性能,而“濕法+涂覆”是達成如上性能要求的主流技術路線。目前國內中高端隔膜仍依賴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同時近年來隔膜行業并購事件頻出,優質隔膜企業受到資本追捧;未來技術領先和資金雄厚的雙強企業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