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范江最開始想做的并非婚戀網站,而是SNS社交網站。
2004年,國內SNS模式迎來第一波浪潮,田范江極早入手做了自己的SNS社交網站,然而因為社交網站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融資又遇困,所以維持不到一年,網站發展在2004年底陷入僵局。
窮則變,變則通,困境中的田范江必須謀變,但往何處變是一個問題?!拔覀儼l現社交網站中最活躍的一批用戶都是單身用戶,同時也發現單身的人找另一半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就想能不能做一個服務單身的網站。”田范江回憶道。
2005年,百合網誕生,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注于服務單身人群的婚戀交友網站,并首次推出“心靈匹配,成就幸福婚姻”的獨特婚戀服務模式。
2005年國內的婚戀市場,更多的是遍布各地的婚姻介紹所在挑大梁,少有的交友網站也是從屬于門戶網站的某一個子頻道中,但僅僅屬于泛交友。更為重要的是在彼時國民觀念中,找對象并非一個可以抬上桌面,敞開來說的事情,只有大約5%的人能夠接受網上找對象。
百合網顯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隨后的發展中也始終在引領市場發展方向。2006年首推紅娘服務,開創的線上線下結合服務模式,被一批后來者效仿;2007年,成為第一個采用公安部身份認證系統的婚戀網站,為此后推出實名制(2012年)埋下伏筆。
“從2004年到2008年,市場始終處在初級的狀態。換句話說,就是婚戀交友網站這一品類雖然出現了,用戶也存在,也有不少早期的公司獲得投資,但婚戀網站收入微薄。”田范江說道。
2009年開始,隨著為婚戀服務付費的用戶增多,百合網逐漸有了可觀的收入。而后,2010年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開播成為婚戀市場的革命性事件,伴隨而來的一大批如《我們約會吧》、《百里挑一》等婚戀節目,使得婚戀交友被公眾所認知,整個行業進入爆發期,百合網迎來發展機遇期。
2013年,百合網新增注冊人數1624萬人, 2014年再增2261萬人。而依靠著線上+線下的結合模式,百合網在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85.13%;2014年營收再增長33.71%,達到2.99億元。
截至2015年7月,百合網掛牌新三板前夕,公司線上累計注冊用戶數達到8960萬人,在全國開設的城市實體店超過106家,成為國內婚戀交友市場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