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三板營業收入占比較高的行業有信息技術、機械設備、基礎化工、文化傳媒、有色金屬等,占比分別為11.93%、9.72%、9.23%、7.16%、6.42%。不過,隨著掛牌企業行業結構的優化,文化傳媒、信息技術貢獻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上述兩個行業在2015年的收入占比分別較2014年提升了3.9%和2.4%。而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重資產行業的收入占比則分別下降了2.6%和2.2%。從凈利潤貢獻占比來看,金融行業依舊占據絕對優勢,2015年的占比接近21.6%,較2014年大幅提升了近8%。除此以外,信息技術、機械設備、基礎化工和醫藥生物的凈利潤貢獻占比分別為14%、8.4%、7.4%、6.7%,位列2至5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行業結構優化正在逐步得到體現,輕資產行業在新三板收入中貢獻的占比穩步提升。
傳統經濟和新興經濟冰火兩重天,信息技術板塊成長能力突出。與主板相比,在集中了大量中小企業的新三板內,傳統經濟和新興經濟的分化顯著。營收增速連續兩年維持在20%以上的行業僅有信息技術、文化傳媒、金融和餐飲旅游;與此同時,這四個行業近兩年扣非后的凈利潤復合增速分別為62.5%、19.1%、79%和50.2%;剔除部分負增長公司后,行業復合增速的中位數分別為62.6%、99.4%、19.7%、28.7%。結合均值和中位數的分析來看,新三板中20%左右的信息技術類掛牌企業成長能力最為突出。另一方面,傳統經濟增長疲弱,農林牧漁、建材、機械設備、基礎化工、紡織服裝、能源、鋼鐵等七大行業近兩年的營收復合增速均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