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紅黃藍幼兒園事件,讓中國的學前教育、幼教問題備受關注。
3月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學前教育是新時期中國教育發展最快的一個部分,也是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一塊短板之一,“目前我們有4600萬在園幼兒,缺教師71萬,缺保育員是76萬。衛計委預測2020年有431萬幼兒到達入園年齡,我們要缺29萬老師,缺14萬保育員。兩部分加起來,我們缺100萬教師,缺90萬保育員,一共190萬。”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將學前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陳寶生說,學前教育是新時期中國教育發展最快的一個部分,也是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一塊短板之一。“學前教育指的是3—6歲兒童的教學,就是我們常說的幼兒園階段的教學,現在各方面對此高度關注,尤其是年輕的父母親們,這已經成為他們最大的”煩心事“之一。”
陳寶生介紹,前一段時間我們組織進行了一場較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一個是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到十幾個省區去進行調研,一個是組織一批專家學者進行專題研究和論證,還有一個是請駐外使領館對所在國幼教事業的發展情況、做法、經驗、問題進行調研。“現在我們正在處理這三個方面得來的大量的信息,撰寫調研報告,和有關部門協調,會同來制定相關政策,制定發展規劃。”
“中國的學前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面臨著歷史性挑戰。”陳寶生介紹,我們現在舉辦著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學前教育,2017年學前三年在園的幼兒4600萬人,這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人口的數量。2017年適齡兒童的毛入園率達到了79.6%,從毛入園率來看,它達到了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發展速度和五年前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在幼教的投入方面,2016年我們用于幼教事業發展的投入是2800多億元,其中財政性投入1300多億元,總量這幾年年均增長16.9%,財政性資金五年增長了77%,五六年時間,我們現在的幼兒園發展到25.5萬個,規模龐大。
陳寶生說,在改革的過程中,過去公辦機關辦的一些幼兒園在改革過程中消失了,我們從五六萬幼兒園起步到現在25.5萬,就這么幾年時間一個完整的體系建起來了,等于重構了學前教育體系。
在幼兒教育發展方面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幼兒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充分反映出我們在幼兒教育市場方面供求關系的巨大變化,人們育兒行為和觀念的巨大變化,這種挑戰是革命性的。”陳寶生說。
目前,教育部正實施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0%以上,毛入園率達到85%,“這兩個目標我們要確保實現,同時要加強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幼兒園面臨的安全問題有它的特殊性,它和小學不同,和中學更不同,涉及到幼兒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在這些環節都要加強管理,確保孩子的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并舉,讓孩子能夠安全地、快樂地在幼兒園里面生活成長。”
陳寶生說,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游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目前,我們有4600萬在園幼兒,教育部總結經驗,借鑒國際經驗,對教師、保育員和學生的比例有一個基本的要求,保教比大體上老師是1:15,保育員是1:30,叫做每個班“兩教一保”,兩個教師,一個保育員,“按照我們現在的教育,220多萬幼兒教師,4600萬在園幼兒,這個數字來推算,我們現在要缺教師71萬,缺保育員是76萬。”陳寶生說。
陳寶生說,衛計委對今后的人口預測有一個數,到2020年有431萬幼兒到達入園年齡,要增加431萬入園的幼兒,把這個數再換算,我們要缺29萬老師,缺14萬保育員。兩部分加起來,大家可以算一算,我們缺100萬教師,缺90萬保育員,一共190萬。
“這就是一個大賬,所以師資隊伍的培訓非常重要,幼師隊伍的培訓非常重要,保育員的培訓也非常重要,努力提高幼師、保教人員的待遇,尊重他們的勞動。現在幼兒園主要是民辦幼兒園,低工資、低待遇,不能安心從教、從保,幼師畢業的學生不愿到幼兒園去工作,這個問題也是必須解決的。”陳寶生最后說。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