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在中國普洱茶名聲響遍大江南北,但卻鮮有人知中國普洱盛產的咖啡豆。
云南普洱市,原名思茅,是云南邊陲的一座城市。人們知道普洱,多數是因為普洱茶,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是中國的咖啡之都。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的咖啡98%產自云南省,而普洱的咖啡產量又占據云南各州市產量的半壁江山。
說起普洱市栽培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150年前了。據說,普洱相當早的咖啡是由當時漂洋過海來到云南的法國傳教士引種而來的,當時在瀾滄、江城、景東、景谷、孟連縣等地零星種植。從此神秘而富饒的邊陲土地上開始有了果實累累的咖啡樹。不過直到百年以后,當地咖啡種植業才真正發展起來。從1988年開始,普洱的咖啡進行產業化、規模化種植。
普洱的咖啡屬于小粒咖啡,曾被國際咖啡組織(ICO)評為一類產品,品質與哥倫比亞小粒咖啡相近。普洱咖啡豆是世界有名咖啡豆品種阿拉比卡種的一類。阿拉比卡在世界很多種植地被稱為“上帝賜予他們的禮物”,其較好的風味和香氣使其成為所有咖啡原生種中一能夠直接飲用的咖啡品種。
阿拉比卡咖啡可以在普洱安家,并得以揚名四海,首先受益于這里優越的生態環境。普洱是一個北回歸線穿境而過的地方,低緯度、中海拔,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為主體的高原氣候區,森林覆蓋率67%,是世界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
2月2日,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芭蕉林村的農民在采摘自家種植的咖啡。
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2017年種植咖啡10.4萬畝,是全省咖啡種植大縣,咖啡產業成為該縣脫貧增收的產業之一。
2月2日,記者跟隨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天添咖啡外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那富瓊走訪了當地咖啡產業種植農戶。
那富瓊與丈夫王正春經過十余年的創業,2012年9月創建了寧洱天添咖啡外貿有限公司,成為一家以種植、加工、銷售、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專業咖啡企業,公司與國際多家知名咖啡品牌企業合作,扶持、帶動了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梅子、勐先等七個鄉鎮1267戶山區農民種植咖啡脫貧增收。
那富瓊(左三)向外國客商介紹咖啡種植生產情況(1月27日攝)。
有關數據顯示,普洱市咖啡種植面積達60萬畝,實現咖啡產量3.65萬噸,產值9億元。
全市注冊的咖啡企業有70家,其中有出口資質的企業12家;有專業合作社62個;咖啡產業從業人員有3萬戶10萬多人。普洱已成為全國種植面積相當大、產量相當高、品質相當優的咖啡生產區和咖啡貿易的主要集散地。
同時,根據《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推出第一期飲品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在2016年,中國的咖啡館數量突破了10萬家。
在體驗消費時代,在客群年輕化迭代的今天,從未有一個新的品類,如此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它是一個符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充滿朝氣的新興行業。其消費市場年增長率高達16%,數倍于世界平均水準。
因此,從咖啡入手進行創業,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說呢?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