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說起葫蘆,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它可以做成瓢,抑或是用來裝水、裝酒。在日常生活中,葫蘆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陜西省西安市,葫蘆雕刻師梁平安通過他的雙手,給看似普通的葫蘆賦予了生命,將它們變成了一件件獨具特色的工藝品。圖為梁平安展示他在葫蘆上創作的著名景點大雁塔和世界八大奇跡兵馬俑。
12月1日,在陜西省西安市筆者見到了梁平安先生,在交談中了解到,年輕時他就接觸到了繪畫書法,也就是在那時攢下了一定的功底。20年前,這種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他和葫蘆結了緣。在他的工作室里,陳列了許多種類的葫蘆:有亞腰的、扁圓的、長柄的、匏子的。所采用的工藝更是手法繁多,有浮雕、線刻、彩繪、烙畫、砑花、鏤空等等。
表現題材多以中國吉祥圖案、歷史典故、人物花鳥、唐詩宋詞為主。在此基礎上,還有緊扣時代主旋律的“中國夢”主題、倡導綠色發展的環保主題,也有融入現代元素雕刻的卡通字母、可愛貓咪等主題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梁平安先生不僅在葫蘆上繼續鉆研雕刻技藝,更是將陜西的傳統文化搬到了葫蘆上。為了更好地展現老陜傳統文化,他陸續雕刻出了“陜西八大怪”“大雁塔”“十三朝”“兵馬俑”等特色鮮明的作品。
葫蘆本就不大,但最終的作品更是精巧。筆者現場看到,除了在圓形的葫蘆面上展現畫作外,在一件名為“十三朝”的葫蘆作品上,他將曾在西安建都的十三個朝代的名稱,分別運用當時的字體雕刻在葫蘆上,秦朝的小篆、西漢的隸書、北魏的楷書……讓人們在欣賞過程中體味不同朝代的文化。
“兵馬俑”則是用亞腰葫蘆雕刻出來的,一件件兵俑身高不同,大的20厘米,小的不到10厘米,整齊地排列在一起,每一件神態都不同。 梁平安說:“葫蘆上雕刻不僅是我喜愛的藝術,更是推廣陜西、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過這些葫蘆雕刻,更多地了解陜西,更好地關注傳統技藝。”
更多創業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