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三全凌湯圓,味美香甜甜。” 多年來這段廣告頻繁的出現在各個電視頻道,這個牌子也逐漸變得家喻戶曉。但其實,這家企業的歷史并不長,其創始人陳澤民五十歲開始創業,從1990年第一顆速凍湯圓誕生到現在年銷售額超過19億元;從只有單一的速凍湯圓的小廠,到現在擁有四百種產品,僅用21年的時間。
這可能只是剛剛開始,陳澤民說,三全要做百年老店。
從小“愛折騰”
陳澤民3歲起就跟隨身為炮兵專家的父親過著隨軍生活,輾轉各地。10歲時,他和同學一起到電影院、戲院里,撿煙頭、廢品賣錢,支援“抗美援朝”。初中時,陳澤民學會了理發,于是每到周末,他就背著書包帶上理發工具,到農村給農民理發。他還和同學們一起當過泥瓦工、裝卸工。高中時,他利用理發推子的使用原理,幫農民制作了一臺收割機模型。
1965年,陳澤民從醫學院畢業,后來,他被調回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工作。1984年,陳澤民調到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任副院長一職,工資是全院最高的,每月130元。
辭掉鐵飯碗下海經商
改革開放之初,個體戶如雨后春筍一般出來,“當時社會上的情況是個體戶最有錢,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比如我的鄰居就是賣水果的,他做批發水果也致富了。”
捧著鐵飯碗的陳澤民果斷放棄30年的手術刀。陳澤民說,下海時沒想過今后要做多大,多增加一點收入家庭生活好一點,就很滿足了。
白手起家
陳澤民絕對算是白手起家,他的第一筆創業資金一萬五千塊錢是向鄰居借來的。他用一萬二千塊錢買了個冰淇淋機,另三千塊錢作為買原料的流動資金,在商場租了一個柜臺,成立了一個冷飲部,叫“三全冷飲部”。之所以叫三全,是為了感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由于肯動腦筋,積極創新,三個月就把借款還了。然后,陳澤民就開始擴大再生產搞批發。場面紅火,為了進到貨,很多人半夜就來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