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5歲成為聯想接班人;26歲蒙受牢獄之災;40歲打造國內銷售額最大地產公司;41歲地產王國頃刻崩塌;45歲完成企業IPO,年過半百達到人生巔峰,他就是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長。
“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魯迅先生在《題三義塔》中的兩句話,如今卻在波云詭譎的商界江湖中上演,孫宏斌與柳傳志成為了其中的主角。
9月18日晚間,融創中國、聯想控股雙雙發布公告,聯想控股及融科智地與融創房地產訂立兩份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融創擬收購聯想控股41間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該等目標公司主要擁有42個物業項目的權益,框架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事項總代價約為人民幣137.88億元。
當年孫宏斌創建順馳投身地產,正是柳傳志給了他資金支持。而今,孫宏斌的融創中國即將跨越千億大關,柳傳志則選擇退出房地產業務,將融科智地交給這個曾經與之“恩怨情仇”三十年多年的徒弟。
孫宏斌早年的經歷隨著時間推移已逐漸被歷史的洪流沖淡,用“險象環生、臥薪嘗膽”來形容他,顯得再合適不過。從聯想、順馳再到融創,孫宏斌的人生也經歷著三個不同階段,成長期、成熟期與巔峰期。
成長期
如果說,史玉柱、褚時健是一朝跌落而東山再起者,那么孫宏斌這個兩度落難又兩度東山再起者,你很難在找到第二個人。
當年只有25歲孫宏斌被視為聯想當家人柳傳志的接班人。在聯想內部,長著一張娃娃臉的他掌管著17家分公司,與聯想元老賈緒福掌控的業務部分庭抗禮,一時風光無限。
彼時的聯想也面臨一個尷尬的現狀,公司出現嚴重年齡斷層只有兩種人群,要么是四十過半的創業元老,要么是二十出頭的年少一代。在這個環境下,柳對青年人才格外珍惜。
為了培養更多年輕人上位,成為企業中流砥柱,即便年少一代與創業元老產生分歧時,柳傳志也絕不含糊出來力挺,“孫宏斌領導的企業部,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
柳傳志的“溺愛”,也讓孫宏斌的膽子越來越大,在公司內部“越權干政,不經人事部門批準隨意提拔下屬,成為家常便飯”,但在這位聯想當家人眼里,孫宏斌的缺點相較優點仍是瑕不掩瑜。
紙終究包不住火,由企業部掌控的《聯想企業報》出現讓柳對孫的態度出現轉折。報紙頭版刊發的企業部綱領是這樣闡述的,“企業部的利益高于一切”,孫宏斌傲睨自若、目空一切的態度讓柳傳志勃然大怒。
這是一根不能觸碰的公司政治紅線,但他不計后果,義無反顧的觸碰了。
孫宏斌說,“碰到難事一定要往一線沖,光躲在幕后指揮肯定不行,要讓所有人知道碰到任何難事你都不會躲;要把成績都歸功于下屬,把所有錯誤的責任都承擔起來。不這樣做,憑什么你是領導”。
雖后,柳傳志決心處置孫宏斌,先是將他調離“自己的王國”企業部,轉到非核心部門,并勒令他不得帶任何一個舊部下去新部門。實際上,柳對孫并沒有放棄,年輕難免輕狂,更多是讓他遠離塵囂,去個新地方“自省”。
但其企業部舊部對老總之舉毫不知情,煽動全國分公司集體造反,為了平息這場內部風波,孫宏斌也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5年(后減刑1年).
對于這個罪名,孫宏斌始終“未予認可”。在他看來,這所謂的1700萬元公款只是為了避開公司總部繁瑣的財務程序,以方便下屬分公司靈活的購銷活動。
即便如此,孫宏斌也為自己的年輕莽撞付出了慘痛代價,被曾經最愛自己的人送入監獄。
成熟期
4年的牢獄生活讓孫宏斌成熟了許多,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子,年過30的他多了份穩重。
1994年,出獄之后的孫宏斌在一家飯館與柳傳志面對面而坐,孫向柳表達了自己的悔意。
“開始的時候,我對柳也有一種怨恨,后來慢慢就沒有了,對整個事情的看法也改變了,其實要是換了我,可能也會這樣做。”孫宏斌回憶說。
聽到這番懺悔后,原本帶有一絲歉意的柳傳志覺得對孫更加虧欠,于是當場說了一句令孫宏斌至今難忘的話,“以后你可以對別人說,柳傳志是你的朋友”。
實際上,柳傳志為表達歉意不僅體現上口頭上,還體現在具體行動上。
年底的時候兩人第二次會面,孫當時告訴柳,希望自己能重新站起來,并準備在天津做地產中介,先從銷售做起。聽了孫宏斌的想法,柳傳志當即撥給了他50萬元創業啟動金。
或許是長大成熟的體現,孫宏斌并沒有心安理得花掉這比錢,在自己的事業有起色后,他把50萬元連本帶息還給了柳。
隨著生意越做越好,孫宏斌打算進一步深入地產,而這時柳傳志再一次向他拋出了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