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戰略眼光
上世紀90年代初,選擇進軍奶業顯示了其非凡的遠見。當時王均瑤判斷說:“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個白酒年消費量超過牛奶的國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來的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愛喝奶。”
1994年,均瑤乳品公司成立。如今,“均瑤”乳業生產基地已經遍布全國,“均瑤”牌牛奶也早已成為許多普通百姓一日三餐的一部分。
1995年,均瑤集團在溫州正式成立。
1999年,王均瑤決定把集團總部從溫州遷到上海,成為溫州知名企業中的“吃螃蟹者”。
2001年,均瑤集團一口氣在浦東康橋買下200多畝地,準備把上海總部放到這里。
2002年,王均瑤再次顯示了他作為商人的敏感。投入5.5億元從上海久事公司手中收購了一幢位于徐家匯的32層高、總面積8萬平方米的商務“爛尾樓”。一年之后,“上海均瑤國際廣場”閃亮登場,成為徐家匯標志性的“甲級5A智能寫字樓”,大樓的價值也扶搖直上,一棟大樓就為均瑤集團賺到了7億多元的利潤。
2004年7月9日,均瑤集團從8家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耗資2億元正式入主大廈股份(600327)的母公司——大廈集團。11月9日,董事會通過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向大廈股份除江蘇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王均瑤收購上市的第一步基本完成。
社會責任感強烈
2000年起,王均瑤響應中國“光彩事業”的號召,參加“三峽光彩事業行”,在三峽地區投資建乳品廠,推廣萬戶移民養牛計劃,為三峽的移民開辟就業渠道,成為中國“光彩事業”的典型案例;并與2001年10月作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推薦的惟一的企業代表到英國倫敦參與并簽署了包括民營企業參與扶貧內容在內的聯合國全球協議。
王均瑤一生所處的時代,是我國民營經濟告別混沌時代的一個縮影。他在自己短暫的十多年的時間里,創建了一個在全國乃至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民營企業集團。
王均瑤曾經滿懷豪情:“我的夢想是做到李嘉誠那樣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