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饑餓營銷如今大行其道,很多人都不禁疑慮,這種方法真的能多賺錢么?想要弄清這一點,不妨從“饑餓營銷到底多賺了那些利益”著手討論,結果自然一目了然。
經濟原理:
市場就是供給與需求形成的自由貿易,但兩者很少達到平和,有時候供大于求,為了不虧本就要降價。而有時供不應求,遇到這種環境就相當于玩大富翁碰到了財神爺,賺發了,可想而知,此時商家會略微提高價格,因為還是會有人買,市場規律就像一個不倒翁,在這兩者間不斷傾斜,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外力始終在推動,其中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有凝聚智慧的人為因素,而饑餓營銷就屬于后者。
多吃的奶酪
市場就像一個大奶酪,而各種各樣的競爭手段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多吃一口,那么饑餓營銷這一口在哪里?之前說到供給和需求,饑餓營銷做的事情就是把供給減少,讓需求去相互競爭。從這兩個方面分別可以看出直接的利益。
供給:
減少供給就會使得供不應求,當然前提是需求不變,這需要商品的多方面推廣,暫且不論。既然有了供不應求,就可以適當的提高價格,然而這種多賺的價格隨著商品繼續發行就會漸漸消失。或者有些商品即使開展饑餓營銷也不提高價格,是因為這些商品的需求并不穩定,盲目提高價格反而把顧客推離自己。
需求:
饑餓營銷中的需求一方競爭何其激烈,甚至慘烈,先是原本那些想買蘋果手機的人在排長隊,形成“一票難求”的市場氛圍,但競爭這個環境本就是人越多越熱鬧,眾多圍觀群眾看的心癢,也不乏相繼參與,于是需求反而越競爭越多,不斷為商品多拉攏新的顧客。
以蘋果手機為例,饑餓營銷減少了首批上市的數量,提高價格,在每家店外拍著的長長隊伍無形中為它打了最好的廣告,而隨著接下來第二批、第三批的發行,價格略有下降,那些逐漸散去的長龍,也象征著饑餓營銷的階段臨近結束。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饑餓營銷多賺了哪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