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個月前處罰6家違規經銷商之后,市場再次傳出五糧液集團重拳處罰36家違規經銷商的消息。10月23日,一份由五糧液品牌管理事務部(以下簡稱“五品部”)下發的《關于對2017年8~9月違約經銷商進行減量的通報》文件流傳到坊間。文件顯示,五糧液對涉嫌“搭便車”違反合同約定并跨區域渠道銷售的31家經銷商進行了通報,并對36家經銷商進行了減量。這一消息也得到了五糧液經銷商的證實。
在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酒企跟隨五糧液進行了新一輪的漲價,但漲價過后便開始對經銷商的經營活動展開了廣泛的監督,以保證經銷商能按照規定提價。為此,企業不惜以各種手段大規模處罰經銷商,以保證其政策的落實。
2017年,白酒企業業績普遍上揚,多數企業歸功于經銷商的貢獻,五糧液也通過股份混改激勵經銷商。但對經銷商的賞罰,表明了企業在依賴于經銷商的同時,不斷地以各種手段控制經銷商,保證企業對整個市場大局的把控。“目前行業的整體趨勢,就是控制終端市場和經銷商,保證其經銷商與其商業保持高度的一致,因此,企業對于經銷商的舉措也稱得上是‘恩威并施’。”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說。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處罰經銷商等相關事宜致電五糧液并發去采訪函,不過對方并未給予回應。
尷尬的白酒經銷商
10月23日,五糧液集團再出重拳處罰36家違規經銷商,五品部下發了《關于對2017年8~9月違約經銷商進行減量的通報》。文件顯示,五品部對涉嫌“搭便車”違反合同約定并跨區域渠道銷售的31家經銷商進行了通報,并對36家經銷商進行了減量。以維護市場秩序,這距離上次處罰經銷商的間隔尚不滿一個月。在9月下旬,五糧液處罰6家經銷商,并暫停了川渝地區的產品供貨。
無獨有偶,茅臺在死守價格的道路上,對于經銷商的處罰也沒有手軟。近段時間內,茅臺因價格等問題共處罰52家經銷商。但茅臺與五糧液的區別在于,茅臺經銷商試圖高價賣出,而五糧液等企業的經銷商是在低價拋售甚至是躥貨。
有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五糧液處罰經銷商在于要求經銷商配合廠家耕耘市場、渠道下沉,“此前有部分白酒經銷商做過貨剛到本地倉庫,就轉手倒賣出去的行為,這對于廠家來說是非常傷害其品牌的。目前的市場已經屬于細分市場時代,大流通時代一去不復返,廠家對經銷商的要求也就更多了。”
對于處罰經銷商的看法,該經銷商告訴記者,如果被罰一方確實有大規模跨省的躥貨行為,那么五糧液的目的還是在于維護絕大部分經銷商的利益,但如果是為了春節銷售和“雙十一”而打壓,那么廠家就顯得過于敏感了。
五糧液廠家與經銷商的關系始終存在著微妙的變化。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之前白酒行業的寒冬之際,五糧液的經銷商實際上是在賠錢賣酒,所以對經銷商在重視程度上,五糧液高于其他企業,但在面對諸如躥貨等問題,五糧液也不得不對經銷商“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