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他們努力后,做到了開業48天賣出了18300碗米粉,試營業10天,做到了粉面類美團外賣NO1。
首先農牧產品無論如何離不開吃,而米粉和面條的產品形態最適合制定生產標準;
其次餐飲也是互聯網改造成本最低、用戶使用頻率最高、反饋最及時的一個行業,非常適合測試其周邊的互聯網產品;
最重要的是他們手里的錢支撐不了更大的投資。
“除了踏踏實實做好粉面產品,我們還期望通過系統打通餐廳的所有流程,與用戶建立關聯和互動,并優化我們的運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互聯網+餐飲’。”
第一家店的試營業成功,是在人力、物力、財力最為集中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有了第一家店的營業情況,我才知道怎么去開更多更好的店,做響我們的牌子。”
為此,他們花了5個多月的籌備時間,再進一步:
包括:調整出品;建設團隊;明智選址;確定最佳坪效
從第一家店到第二家店,四有青年團隊用了4個月,從第二家到第13家用了8個月,平均一個月1.4家,很多人踩了大坑,沒有走到最后,對于跨界做餐飲的小白來說,趙剛他們屬于幸運的。
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呢?有了計劃,就去實施。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